一、正確認識當前招商引資面臨的競爭形勢
從開發區的現狀來看,由於特定和歷史原因的形成,開發區在產業結構上比例嚴重失調,目前二產和三產比例為8:92,這一比例說明開發區工業基礎相對薄弱,流通貿易在經濟結構中佔有較大比重。
從周邊地區來看,空港新區和鹽湖工業科技園都憑著土地價格優惠、水、電、路基礎設施配套能力強、經營成本低等各自的區位優勢大搞招商引資,與我們開發區形成了激烈的競爭態勢。
從全省來看,我們開發區在綜合經濟指標情況、投資軟、硬環境情況、技術創新環境情況、自身建設指標情況、經濟增長和效益指標情況六個方面的綜合投資環境總分值排名倒數第一,與13個省級兄弟開發區相比差距明顯。
從全國來看,國內32個省及直轄市,640多座城市,3000多個縣、區,5000多個城鎮和近20_多個各級開發區,它們無論是經濟發達地區,還是經濟欠發達地區,都在把握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都把招商引資作為加快區域經濟發展的根本途徑和重要手段,都在招商和爭奪資金,不斷掀起招商引資新熱潮。
二、正確把握國家開發中西部面臨的新機遇
中央提出的“中部崛起”戰略,將在開拓大市場、發展大流通、重大建設布局等方面給予更多政策傾斜,那我們的招商引資工作應抓住以下五方面新機遇:
(一)特色產業成為引資亮點
我們開發區應立足當地自有的自然資源、無機鹽礦產資源、旅游資源以及特色農業、優勢產業等作為招商重點,向外商大力推介。目前中西部各地建立了許多特色產業園區,就是突出了各自的特色,獲得了外資的青睞。
(二)做強優勢產業吸引外資
我們開發區應通過對自身產業的全面分析,找出產業發展優勢,把鋁材邊緣產業、肥皂及合成洗滌品化妝業、醫藥業、肥料業、農產品深加工業等作為招商重點,從而有效延長產業鏈條,打造出具有開發區特色的優勢產業。
(三)大型跨國公司西進趨勢增強
近年來大型跨國公司進軍中西部地區,它們不僅帶來了資金、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管理模式,還使中西部地區企業進入了全球化的營銷網絡。目前,中西部地區的制造業、服務貿易業、基礎設施配套業等成為其投資的重要領域,開發區應從以上幾方面加強與外商的合作,共同開發收益。
(四)服務貿易業成為外資進入新領域
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后,第三產業開放領域逐漸擴大,外商亦向如金融、保險、電信、商業物流、旅游、醫療、教育、法律、中介服務等領域擴展。我們開發區必須充分利用已有的“三產”優勢,如目前正在全面籌建的集會展、博覽、交易、倉儲、物流為一體的中西部國際商品博覽城項目,該項目落戶開發區,有力地促進了我們的招商引資工作,而其招商工作正面向國際展開,為外資大規模進入開發區創造了優良條件。
(五)“貿易探路、投資跟進”風漸強
在過去的招商工作中,我們將貿易與投資截然分開,投資洽談會隻談投資,貿易洽談會隻談貿易,兩者互不搭界。近年來招商工作給我們啟示:許多外資是通過貿易互相了解,從而產生投資意向的,因而將貿易與投資逐漸結合起來,通過“貿易探路、投資跟進”的方式應廣泛開展。
三、進一步加強招商引資工作的建議
面對新的機遇,新的形勢,開發區的招商引資工作應著重在投資環境、制度建設等方面下功夫,把招商引資當成經濟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一把手親自抓,層層抓落實,形成人人肩上擔責任,各個頭上分任務,發揮每個人的社會關系,充分調動起所有企業、商戶的招商積極性,隻要不違反國家法律,就可以採取靈活的招商策略,想方設法促使項目入區,為開發區多引進科技含量高、附加價值大的工業項目,進而開創開發區招商引資工作新局面,不斷推動開發區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我們建議:
(一)進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認識,形成共識
一是要樹立大發展、快發展的觀念。這就要求我們必須進一步對招商引資的作用、意義和地位有一個全面、清楚的認識,樹立加快發展緊迫感和招商引資的使命感﹔二是要加大宣傳力度,要充分利用英特網和各種新聞媒體,大造招商引資的輿論,在開發區上下形成共識,並在開發區形成一個全民參與的招商引資良好氛圍。
(二)加強領導,建立全社會全面互動、協調配合的招商引資網絡體系
招商引資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要建立一個各部門協調配合,企業、商戶全面互動的網絡體系,以開發區主要領導為核心,形成強有力的指揮、決策中心。各職能部門要分工協作,緊密配合,保証政令暢通,同時要明確招商引資的負責人和辦事人員,形成網絡,保証信息渠道的暢通和信息的及時反饋。在此基礎上,要進一步完善招商引資目標責任制和考核辦法,將招商引資目標任務分解落實到各部門、各單位,形成硬任務,硬指標,並加大招商引資目標責任考核在“年度”考核中的分量,完不成招商任務的部門,年度評優實行一票否決制,超額完成的給予通報表彰和物質獎勵。
(三)進一步改善投資環境,使開 …… 此处隐藏:25093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