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第二次农业普查,全县有19万人举家长年外出,分布在国内各地,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村劳动力只有5.6万人。他们留在农村的“种不好,不愿种,种不了,管不了”的土地、林地怎么办?唯一的办法是合理、有序、规范地搞好土地使用权流转,进行规模经营,推进农业现代化、发挥土地规模经营效益,加快农村人口内聚外迁的步伐,推进城市化建设。
据不完全统计,全县20亩以上种粮大户有146户,5000多亩,种蔬菜大户50多户,1000多亩,这些大户都是通过土地流转发展起来的;全县水果面积14万亩,其中经过流转发展的有3万多亩,占20%以上。我县农村土地流转 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又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式。目前在流转中存在认识欠到位,手续不完备,机制不健全,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具体来说:一是土地流转的总量偏少,特别宜开发山地、荒芫耕地资源丰富,但引导种植大户、工商业主开发为数不多。二是土地流转的层次较低,多数农田流转是口头协议、代耕形式,易造成农田抛荒。三是土地流转手续不规模,多数没有签订规范的流转合同,易产生纠纷,土地流转期限较短,有的承租方采取短期行为,不愿作较多投入,未能很多落实保护耕地措施。同时,流转机制不完善,中介组织匮乏,出租方找不到承租方,只好请人代耕或无偿倒贴转让,而想扩大经营规模的专业大户,又难以找到有流转意向的对象。四是农业效益比较低,农民对规模经营积极性不高,制约着土地流转。 为了继续推进我县农村土地使用权有序流转,促进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建议:
1、提高认识。要把土地流转作为贯彻xx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举措,充分认识土地流转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制定扶植政策,积极稳妥地推进土地使用权流转。
2、规范程序。建议成立县级耕地、林地流转管理服务机构,专门指导土地流转工作,土地流转应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规范有序进行,不论采取什么形式,应依照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办理签约和登记手续,并报管理机构备案。
3、完善机制。首先要发展农业专业化经营,促进土地流转,通过“公司+基地+农户”产业化模式,促进农业结构合理调整,多方位多形式不断扩大规模种植,加大基地建设推动土地规模流转。二要积极研究把农户中经营粗放、土地效率较低的土地集中起来,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方法和途径,在政策上和开发资金上给予适当的倾斜,采取多种形式鼓励种养大户发展规模经营。三要着力于发展二、三产业加快扶贫小区建设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积极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使下山脱贫农民在稳定的二、三产业中就业,在城镇安居乐业。同时对自愿长期流转土地的农户积极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臵换社会保障政策,让农户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解决“离土农民”的后顾之忧。
4、加强服务。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涉及面广,政策性强。要 积极引导,加强管理。有条件的乡镇可参照建立土地流转管理机构,做好流转土地的登记、咨询、评估,推介土地流转合同的签订、合同鉴证手续的办理、合同纠纷的调解等,依法保障流转双方合法权益。
提案号:21
乡镇人大评议整改报告
尊敬的各位代表:
20_年,镇人大对我公司近三年来的工作进行了评议,全面、客观、公正地肯定了我公司近三年来的工作成绩,并对我公司今后的工作提出四个方面意见和建议,接到意见后,我公司高度重视,经过认真调研和摸排,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明确整改目标、措施和要求,狠抓落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整改落实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
为了切实加强对整改工作的组织领导,我公司成立了由总经理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成员的整改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实际,将评议意见归纳梳理,逐步细化分解到各个部门,明确了责任领导,责任人及整改措施和时限要求。
二、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积极整改。
根据镇人大会交办的水质、水厂供水建设、服务、收费四个方面意见和建议,结合我公司工作实际,逐一拿出整改措施,积极整改,并狠抓落实到位。
(一)完善设备设施,加强水质监测,保证水质安全。
为了改善水质,保证饮用水安全,我公司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密切关注水源。公司在取水点上游1000米下游100米水源水保护范围内设立水源保护警告牌,随时掌握水源水质变化情况,以便调整制水方案。24小时监测水源水情况,每2小时检测一次ph
值、浊度。水源水每年送市疾控中心检测两次,并接受卫生监督部门和环境保护部门抽样检测,均符合国家gb5749-85生活饮用水水源水标准。二是加强水质检测频率。对出厂水、末梢水每2小时检测ph值、色度、浊度、二氧化氯一次,并每月定期送市疾控中心检测一次,出厂水严格按程序经澄清、过滤、消毒后经疾控部门化验符合国家gb5749-20_生活饮用水标准。公司从未出现因供水不洁引发的水传染疾病。三是加强学习,提高业务素质。公司先后派人去长沙 …… 此处隐藏:18787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