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道士何安在,下了一趟山,经历了江湖风云,人生险恶,爱恨情仇。
老和尚对何安在说:看见心,就看见了佛祖。可是小道士看不见自己的心,老和尚对他说,那就去看。这一刻,他看见了自己的赤子之心,那一刻,他又看见了自己的邪淫之心。可见,人的心是多么孱弱与善变,在俗世中又多么容易受到伤害,所以我们要保护好它。善待它。因为它才是引领我们的通道。我生命中最感动的时刻是,受了伤而不自知的时候,朋友对我说,要保护好你的心,它值得你认真对待。
周西宇说:不离不弃,不嗔不怒。其实听到这句台词,我的眼泪出来了,不是因为感动,而是触动。每一个在黑暗中朝着目标前进的人,在这一刻都会感触良多吧。他说,在濒临绝望和死亡的时刻,他听见了花开的声音,雪落的声音,看见了小草推开巨石不离不弃是对内的坚持,不嗔不怒则是对外的态度,就这样完成人性的淬炼。这些柔软的力量一直在积蓄,在黑暗中积蓄,只为等待某一刻光明的来临。陈凯歌电影的台词写的总是太美太诗意,我的那颗心也愿意随着起伏与沉淀。
周西宇在临终前,咽不下那口气,他一生避世修行,忍辱负重,为何还是逃不过江湖?老和尚对周西宇说:人生就是瓢,命运之手把你扔到地上,就这样看着你旋转。中国人向来有认命的传统,人的命运有时候就没有为什么,所以也别问为什么。这样大概也起不了什么作用,但能叫你舒服点。当然,认命还有个好听的说法叫接纳。
人的一生,不经历风雨,不见惯世事,不下山走一遭,怎敢谈悟道?怎敢说天人合一,回归自然?未入世谈何出世?这其实,是本片最触动我的地方。从某种意义上讲,你的人生就是你的江湖,善与恶存乎一念之间。电影最后,小道士何安在,又回到了山上。这部电影往大了说,是中国人哲学思考的汇集,往小了说,何安在的这一趟江湖之旅,能看见我们每个人的影子。
最后,好想吐槽一下演员。王宝强遇见了给他点睛的陈凯歌,从此可以摆脱谐星的称号,走向实力派。最爱还是张震,査老板的角色必须名留影史。再说说周西宇和査老板的关系,有人说他俩暧昧是断背山。我只想说,关于爱,我们了解的太少。爱,难道不是两个生命个体之间的拯救与成全,共同成长,不离不弃,发出的赞叹吗?这是大爱,不是俗物。
我相信时间的力量,我相信陈凯歌的诚意。同一时期的张艺谋已是江郎才尽,冯小刚变成了挣钱搭子。只有他还是如此高贵,只因心中有道啊。为了身体力行的支持他,我决定再看一遍。我也希望我的朋友们能沉下心来,去看看。
人生本无大道,不过上山,和下山。
当我们满口经纶,高谈阔论人生大道,人生哲理的时候,我们就已经输了,陈凯歌用《道士下山》击中所有人的嘴,生活于山上和山下,不过一门之隔,却是两个世界。
在我看来,世界却不止两个,佛教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处处都是周圆的世界,没有一门之隔的绝对区分,也没有佛教的玄妙,和道家的追寻,说道最后,我想起来了梦入神机大神那本《佛本是道》,所以一切皆为阴阳,就如日练和月练一般,都是一脉的为了调和。
那为什么还要下山呢?
道士的世界里,都是道,道家《道德真经》第一章是这样写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家学派里讲的是世俗世界里有太多的烦恼,诱惑或者困乏,使人迷失方向,找不到方向,而道是帮助我们回归自然,拨开迷雾,帮助我们超脱,所以悟道,可以战胜物欲,人欲,爱欲,如果没有下山,在道的本周圆世界里面旋转的话,是无法修成正道。
所以,我认为,猿击术是一门道家武功,当然很多人在看郭富城或者张震出手猿击术的时候,被解读为武侠的影子,其实这部片子融合的还有奇幻,仙侠,魔幻,一锅很难熬的多味药终于熬出了他的韵味。
陈凯歌是伟大的导演,无论是《无极》、还是《霸王别姬》,都彰显了他本身的影子,他塑造的人物,和人物的性格,传递的哲理,都是意味深长,这也是我们愿意不断解读的原因。
山下的世界自然新奇,最后的叮咛似乎意味深长,“不折手段非豪杰,不改初衷真英雄。”我相信在道家的世界,希望在道上发扬光大,所以最后猿击术就是王宝强的不改初衷。
那为什么杀了师娘,在佛前跪拜呢,不在道观忏悔,因为佛教和道家的本质区别,还在于,佛教讲因果,而道教说今世。
显然王宝强不是后悔杀了他们,希望他们起死回生,而是他是佛教面前忏悔自己的因果。入定就是他忏悔的真诚,却无法见心了,佛教里面的心也在山下,所以他重现回归山下寻找自己的心。
说 道心,佛心,人心,魔心。
一起在这部影片之中体现出来,夹杂着影片的不断推进,让王宝强入了魔心后,才慢慢发现本心,他纠缠在这一切纠缠中,甚至他看过最阴险的人心,彭家掌门为了儿子利益,背后杀了自己的大弟子,这是一颗最毒的人心。
见本心,才是道心和佛心的精髓。
因为他遇见了周西宇,这一切才变得可能起来,人生如同周西宇,他本以为 …… 此处隐藏:2709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