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我县组织我们看了电影《第一书记》,这部电影根据原安徽省_县小岗村党委书记沈浩的真实事迹改编而成。在这部电影中最让我感动的就是小岗村的村民最开始都认为沈浩不过是来“镀金”的,熬过三年就会远走高飞,因为历届的挂职锻炼的工作人员都是这样的过场,只是拿小岗村做一个垫脚石,但是经过了三年,村民却齐心按了98个红手印请求沈浩在留下干三年,过了三年又齐心的按了第二次红手印请求沈浩能为小岗村再留三年,沈浩心里有着对妻子、女儿的愧疚,有着对他的八十多岁的老母亲无法照顾的愧疚,但当他看到时那一双双对他期盼的眼神,最终还是选择了小岗村。当沈浩为小岗村的发展心力憔悴,猝然长逝的时候,小岗村的村民第三次按下了手印,用他们纯朴赤诚的心,用对沈浩的爱来挽留沈浩,不想让他远走。这是农民最质朴的表达,这是他们对书记最高的褒奖。
沈浩在省财政厅机关工作了十八年,在面临放弃城市优越的生活条件,下乡到坚苦的农村工作这一选择时,他也有过思想斗争,但当他看到“世界给中国一个机会;中国给世界一个惊喜”的广告牌时,他坚定了自己的选择。对沈浩而言“小岗给沈浩一个机会,沈浩给小岗一个惊喜”就是他的选择。决定去小岗村任职后中,他用高度的责任感承担起了自己的选择。人生的道路本来就不平坦,自古人生多歧路,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做出选择本来就很难,选择后能够坚定地走下去就更难。能够用心地去把自己的选择做到极致、做到一流就更难。
沈浩在日记中写道:我用我最黄金的岁月为小岗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今天发生的一切,让我感到交困难耐,但我仍愿担当!也许我的举动,能换来小岗村真正的发展和繁荣,我无怨无悔!”这是一个真正共产党员的信念,是共产党员奉献精神、牺牲精神的真实写照。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学习沈浩的精神,以他为榜样,做好本职工作,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
近日,在党支部的组织下,我观看了根据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优秀村党委书记沈浩的真实事迹改编而成的电影《第一书记》。影片一开始,内心就被它的主题曲给震撼了:一撇一捺写出个人,一生一世才做成个人,红手印按出个大写的人,万事根本是做人,做人,做大写的人!“第一书记”,沈浩同志,一个平凡的人,一个为群众办实事的村委书记,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员,他用他的踏实肯干,艰苦执着,把困难和抉择当成历练的熔炉,在小岗的土地上,完美地诠释了一个新时代共产党人的价值观,演绎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大写人生!
沈浩原本是安徽省财政厅的一名干部,他响应政府号召,投身基层,离开省城合肥,离开了自己的家人,来到小岗村任第一书记,一干就是六年。来到小岗,他为村里修了公路、为散居的二十六户村民集中盖了住宅楼并在村里成立了大包干纪念馆,为村里追回了集体财产,使小岗人团结起来,共同努力摆脱贫困。当三年任期将满,村民的98个红手印把他留了下来,他顶住家庭等各方面“压力”继续为小岗的发展奔波。终于,小岗村在他和村民们拧成一根绳的热火朝天的辛勤耕耘下,通了铁路,实现了经济转型,一跃成为了新时期和谐社会的标杆式农村,更成为了世界瞩目的新时代的现代化新农村。而正当小岗经济蒸蒸日上时,这位“第一书记”却因积劳成疾,永远离开了小岗,离开了这片倾注了他所有汗水和真情、爱与希望的土地。
沈浩作为新时期的模范党员形象,他留给我们的是干实事,为人民,任劳任怨,无私无畏的工作态度;是敢为人先,勇往直前,争做先进的昂扬志气。当别人把到农村挂职锻炼称作是镀金的跳板时,他做的不是反驳而是深入到村民当中去走访,去体察民情、收集民意,尽心尽力地去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他曾在日记中写道:我用我最黄金的岁月为小岗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如果能用我的生命换取小岗的发展和繁荣,我无怨无悔!这就是小岗人民心中的“第一书记”,这就是新时代党员的楷模。红手印三年又三年地挽留,小岗村一次又一次地飞跃,沈浩用他的执着和真诚实现了他的大写人生。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要以沈浩事迹为榜样,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不断提高科学发展能力,创造性开展工作,积极探索适应时代要求、符合本地实际的新思路、新办法、新举措,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和时间检验的业绩。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应该努力学习,积极进取,敢于创新,拼搏青春,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人生的精彩而艰苦奋斗。
而作为入党积极分子的我,更应该从沈浩的先进事迹中学习他那种无论遇到任何困难始终保持着一颗勇往直前的决心,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的精神。“在小岗村,我受到心灵的洗礼!”而我,因为沈浩而重新审视自己,因为感动而发自内心地思考,思考如何不断地完善自我,提升自我?通过这次学习,我深刻认识到:对待工作,要牢固树立和实践科学发展观,要大力弘扬敢为人先的精神,积极创新,敢于担当;对待学习,要始终保持一股乐观向上的朝气,全面发展自 …… 此处隐藏:13940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