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67-68页,圆的面积。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经历操作、观察、验证、讨论和归纳等数学活动过程,探索并掌握圆的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圆的面积,并能运用公式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增强空间观念,渗透极限数学思想,发展数学思维。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动手实践和数学交流能力,体验数学探究的乐趣。
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探索和操作活动,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培养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应用圆面积的计算公式进行圆面积的计算。
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利用已有知识并结合渗透“极限”的思想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多媒体课件,圆片等。
自主探究法
一.以旧引新、导入新课
1、以前我们学过哪些平面图形的面积?
2、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
3、回忆一下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的?
4、小结:我们总是把新的图形经过剪、拼“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来推导面积公式的。(板书:转化)
5、圆能不能转化成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呢?它的面积计算公式该怎样推导呢?这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圆的面积)
二、动手实践、探索新知
1、补充感知、理解意义
(1)(出示圆片):那位同学来指一指圆的面积是哪一部分?
(2)同学们再用手指一指自己带来的圆的面积。
(3)谁来说说什么叫做圆的面积?(板出: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圆的面积。)学生齐读。
2、比较猜测、探明方向
(1)提问:猜猜圆面积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2)下面我们来动手验证一下是否与半径有关:
①你们想通过什么方法来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②想把圆转化成什么图形?(先独立思考,再把你的想法与同桌互相说说。)
(3)活动要求:折一折手中的圆片能折出什么图形?
(4)把16等份圆和32等份圆分别剪开(在黑板上贴出这两个圆),拼成两个长方形,拼好后一起思考黑板上的两个问题:
①圆和(近似的)长方形有什么关系?(形状变,面积相等)
②课件演示:圆16等份和32等份后,拼成什么图形?(分的份数越多就越像长方形)
(教师配合课件演示作适当说明)我把一个圆平均分成16份,并剪成2个半圆,重新拼组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
把一个圆平均分成32份,剪成2个半圆重新拼组成一个更接近长方形。
小结:它们的面积没有改变,圆的面积=拼成的近似长方形的面积。
圆是小学阶段最后一个平面图形,学生从学习长方形的认识,到学习圆的认识,从直线到曲线的学习,不论是学习内容的本身,还是研究问题的方法,都有所变化,是学习上的一次飞跃。
通过对圆的研究,使学生认识到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同时渗透了迁移转化思想。这样不仅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从空间观念来说,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因此,通过对圆有关知识学习,不仅加深学生对周围事物的理解,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也为以后学习圆柱,圆锥和绘制简单的统计图打下基础。所以在这节课中,我是这样设计教案:
在教学伊始,先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过哪些平面图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在复习的同时渗透“转化”推导方法,圆能不能转化成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呢?它的面积计算公式该怎样推导出来呢?引出新课的学习《圆的面积》。
首先理解圆的面积的意义:引导学生回忆面积指的是什么?长方形的面积指的是什么?圆的面积指的又是什么?学生通过回忆面积的意义,能够进一步加深对圆的面积的理解,也为接下来的动手实践“圆的面积”做铺垫。接下来指导操作,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怎样求圆的面积?学生先独立思考,在学生已有自己的想法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自己的想法,在交流中探讨出求圆的面积的方法,利用转化法如何把圆转化成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接下来让学生拿出学具自己动手实践,然后给学生留出充分的时间来思考,让学生小组合作动手、动脑剪一剪、拼一拼,再把圆转化成学过的平面图形。再引导学生交流、验证自己的推导想法,师生共同倾听并判断学生汇报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看看他们的推导方法是否科学、合理,使学生们经历操作、验证的学习过程。这样有序的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接下来再让学生动手实践改进自己的不足,同时尝试着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为了加深对圆面积公式的理解,多让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推导过程,这样不仅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也能够锻炼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 此处隐藏:7868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