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学习贯彻党的xx届x中全会精神为重点,深入系统地学习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进一步增强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水平和能力,为促进我村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学习内容
第一专题:抢抓机遇,推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学习要点:
1.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充分认识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才能更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我村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有利环境和条件;才能进一步加强和谐社会的服务和管理,不断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才能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的安定团结。
2.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充分认识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建设小康社会的必要条件和重要目标;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迫切需要;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迫切需要;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执政水平的重要方面。
3.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充分认识社会稳定,既是重大的社会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促进社会公平。公平是社会的基础,兼顾各方面的利益是促进公平的关键。
4.大力推进思想观念创新。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活力的社会。要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努力发挥社会政策在增强社会创造力中的作用;要在全社会大力提倡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风尚,形成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
学习书目:
《*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第二专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大力推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预计学习效果:通过本年度的学习,达到党员队伍建设的提高和党员政治素质的提高。
农村党员如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既是一个传统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崭新的实践问题。目前,在第三批农村党员广泛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认真研究这一问题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有正确与错误之分。不同的认识对人们的行为将起到促进或阻碍作用。正确的认识、先进的观念,是人们行动的眼睛和拐杖,能够帮助人们努力工作,改邪归正,匡扶正义,甘洒热血,无怨无悔;错误的认识、陈旧的观念,往往是束缚人们前进的羁绊和桎梏,使人意志消沉,工作乏味,敷衍塞责,甚至大相径庭,背道而驰,唱对台戏。也就是说,认识是行动的先导,只有认识到位,方可行为自觉,行动有效。
先进与落后是相比较而言的,它表示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时间或次序上的差异。这种差异,就原因来说,有来自外部的,如推进、请进、引进;有来自内部的,如演进、奋进、挺进。就方式而言,有激进、有渐进。就价值而言,先进被推崇、敬仰、发扬光大;后进被鄙视、鞭笞、淘汰出局。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体现在:有先进的阶级性、广泛的人民性、科学的规律性、丰富差异性。先进的阶级性指
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革命党到执政党且能长期执政,归根到底是由其先进性所决定的,是共产党人思想政治、组织纪律、工作作风、道德品质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把握规律、战胜敌人,克服困难、创造业绩中充分发挥作用的结果,是历史的必然,是人民的选择。鸦片战争以来,阶级矛盾、社会危机日益加重,农民阶级(义和团运动)、地主阶级(洋务运动)、资产阶级(戊戌变法、辛亥革命)试图救亡图存的艰辛努力,都以失败而告终,
①思想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②奋斗目标以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现实追求。牢记
④工作上以自觉、创新、求实、持续性奉献为目标。树立党员意识,牢记党的宗旨,履行党员责任。廉洁奉公,艰苦奋斗,讲风格、讲业绩、讲奉献,比工作态度、比工作效率、比工作创新。
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生产发展方面做名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时期党中央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关键环节和重要步骤。广大农村党员要以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高标准、严要求、做好事,淡薄名利、甘于奉献,争先进、创一流,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努力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