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新课标中算法的初步认识和体会
【摘 要】本文从新课标中算法的基本思想和要求出发,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谈了对算法的教学方法、算法的难点以及突破难点的策略的初步认识和体会。
【论文关键词】算法概念;算法思想;算法教学;难点;策略和途径
算法,一个既陌生又熟悉的名词。说陌生,因为算法概念从未进入我国中学数学教学大纲。新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破天荒地把算法作为重要内容列入必修课,自然出乎人们的意料。说到熟悉,那是因为从小学就开始接触算法。例如做四则运算要先乘除后加减,从里往外脱括弧,竖式笔算等等都是算法,只要按照一定的程序一步一步做,一定不会错。至于乘法口诀、珠算口诀更是算法的具体体现。因此,算法其实是耳熟能详的数学对象。一般地,算法是指在解决问题时按照某种机械程序步骤一定可以得到结果的处理过程。这种程序必须是确定的、有效的、有限的。
为解决一个问题而采取的方法和步骤,称为算法。算法是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计算机理论和技术的基础。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算法思想已经成为现代人应具备的一种数学素养。新课标中将算法列为必修内容,正是为了使学生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数学基础”。
算法思想是贯穿高中课程的一条主线。算法思想就是指按照一定的步骤,一步一步去解决某个问题的程序化思想。在数学中,完成每一件工作,例如,计算一个函数 值,求解一个方程,证明一个结果,等等,我们都需要有一个清晰的思路,一步一步地去完成,这就是算法的思想,程序化的思想。以前,我们没有给出算法这个名词,但是,我们一直在利用算法的思想。尤其在计算机普及的时代,程序化越来越为人们普遍接受,提高设计“算法的能力”变得很必要了。
算法思想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给出一个算法,实际上是给出了一种实现的方法,就是一种构造型的证明或论证。在实验的过程中,算法课程学生是欢迎的,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并且,很容易把这样的思维习惯迁移到日常生活中,这正是数学教育所期待的。
在高中数学课程中,算法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介绍算法的基本思想和基本知识;另一部分是把算法思想渗透到高中课程的其他内容中。
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步骤,介绍算法的基本思想和基本知识。
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
用框图语言描述算法;
用基本语句(伪代码)描述算法。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使用程序语言描述算法,并上机操作。
对于算法的.教学,应注意以下几点:
突出算法思想,强调解决问题的通性通法,而不去关注问题的特殊技巧。
通过学生熟悉的实例和数学中的实例进行教学,即案例教学;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在实践中学习、体会、理解算法的基本思想。
新课标要求学生会识别程序框图,能认识基本算法语句,会编写程序框图。但是高考时一般不会让学生编写框图(因框图编写形式多样,会增加改卷负担,所以命题人一般会给出程序框图让学生去读图做题),高考命题以选择题为主,难度相对较低。
根据新课标中算法的内容和要求,结合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学习能力,算法教学必须把握重点,区分算法教学和程序语言教学,分散难点,逐层深入。我认为这部分内容的难点可能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1)算法设计。算法与平时解题的区别,在于平时解题不一定有严格的程序,而要让计算机执行,必须严格按步骤进行。因此在算法设计中,应将平时解题中没有想清楚的每一步都想清楚,这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极大的考验。另外,算法的多样性和方法的优化也会使学生很不适应。
三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初步认识”(新课标教案)
本册教学内容: 1 位置与方向 2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3 统计 4 年、月、日 制 作年历 5两位数乘两位数 6 面积 7 小数的初步认识 8 解决问题 设计校园 9 数学广角 10总复习。 本册教学目标: 1.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结合具体情境,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2.学生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或几 千几百)。学生经历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一般的笔算方法,会用乘法验算除法。学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的习惯。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向学生介绍两种新的条形统计图,学生学会看这两种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学生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 …… 此处隐藏:4767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