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冒犯 老师的情
在班级的管理过程中,免不了总有学生冒犯的时候,有时候甚至是对老师的顶撞和污辱。面对如此的情况很难控制自己,常常肝火大发,甚至可能大骂出口。然而学生的冒犯多是年少的冲动、年幼的无知。如果我们能从一个更高的角度去看待学生的冒犯,并以此为契机,用爱包容学生的冒犯,用情促进其成长,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那是班会课的时间,我正在讲操行分的处理上,讲到我并不想扣大家的分,只希望同学们能自觉地做好……,“放屁”突然一个声音传来,寻声望去出自陈明同学之口。全班同学死一般的沉静,犹如战争前的静寂,同学们都看着我,有焦虑的、有惊慌的、有愤怒的;我当时真想冲过去好好揍他一顿(从开学以来他屡教不改,是我班的一个“扣分能手”)。但是我还是压了压肝火,沉默了20来秒钟,调整自己的情绪,然后缓缓地说,你有意见可以站起来提,请不要以一种没有修养、没有家庭教养的方式来表达……。简单数落几句后又转入正题,处理班级事情。在下课和晚自习我都一直没有去理他,让他自己反省,晚上他让同学给我捎来了检讨。第二天,我把他叫到办公室,我还没批评他,他就开始认错了,说自己太冲动了,说完就后悔了,谢谢我没有给他计较,没有给他难堪,他其实家教很严的。抓住他心里想澄清自己的想法,我就装作不能原谅他说,有没有教养不是你说了算,能不能原谅也不是你说了算的,在今后的日子里,如果我再发现你有违纪情况,我也懒得管你了,也没必要再管你了,究竟怎样,你以后的行动说了算!
就这样,他后来的学习生活变得乖了,收敛了,多了一份自觉,多了一份礼貌。我想,如果我当时真的没有控制住自己,那又会怎样呢?揍他一顿,自己心里舒畅了,却不可能看到这个学生的转变,甚至给他毁灭性的打击。为人师者,若能看到学生有好的转变,自己忍受一点,又何不为之?
在教育管理工作中,只要我们能多从学生成长的角度考虑,多给他们机会,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导向方法,千方百计地找到他的亮点,激发他的潜能,不抛弃,不放弃;我坚信,我们的教育工作会取得瞩目的成就!
文理分科之后,我中途接手高二(6)班,刚拿到这个班的花名册,几位热心的老师便纷纷向我介绍其中几位劣迹斑斑的“高手”,提醒我小心,对他们一定要严,要狠,我觉得压力非常大。和这些所谓的“高手”接招之后,我才真正感到麻烦。这几个同学纪律性很差,不仅自己不学,更影响别人,对学习根本无明确目标和要求。
这其中,有一位同学尤其让我头疼。李心安,择校,走读生。父母离异,跟着母亲生活。该生表现一直都很懒散,我行我素,不交作业、上课不听讲、迟到等违纪事情经常发生,老师找他谈心,最多管一天,第三天又恢复原样。在又一次无故迟到后,我对他进行了严厉的批评,他当时一副无所谓的态度,我心里想:“真是朽木不可雕也!”
到底是什么原因使他这样?在他交来的思想认识中,我看到了他思想的另一面。他说表现不好一是因为已经习以为常,自己管不住自己,没有信心相信自己能做好,所以只好“随心所欲”地上学,二是自己对学习实在提不起精神,在学习上对语文存在兴趣又能怎样,单靠语文也实现不了自己的梦想。找到这个突破口后,面对他的实际,思考再三,我决定从他感兴趣的语文入手。于是,我找他谈心,分析他现在的情况,并结合他喜欢听故事的特点,利用哲理小故事建议他现在该如何做,才能让梦想实现。
第一个故事:狐狸欣赏着自己在晨曦中的身影说“今天我要用一只骆驼做午餐呢!”整个上午,它奔波着,寻找骆驼。但当正午的太阳照在它的头顶时,它再次看了一眼自己的身影,于是说“一只老鼠就够了!”通过这个故事,我告诉他,要正确认识自己,要量力而行,自己有多大本事就干多大事情。第二个故事:有人做过一个实验:组织三组人,让他们分别沿着十里以外的三个村子步行。第一组:不知道村庄的名字,不知道具体路程,只告诉他们跟着向导走。刚走两三里,有人叫苦,一半时有人愤怒,有的人开始抱怨,有的停下来不愿意走了,越往后情绪越低。第二组:知道村庄的名字、路程,但没有里程碑,只能凭经验估计。走一半时,有经验的人说:“大概走了一半的路程”。于是大家簇拥向前,当走到四分之三时,大家情绪低落,疲惫不堪,而路程似乎还很长,当有人说”快到了”,大家又振作起来加快了步伐。第三组:不仅知道村子的名字、路程,而且每一里就有一块里程碑,人们边走边看里程碑,每缩短一里大家便有一小阵的快乐!行程中他们用歌声和笑声来消除疲劳,情绪一直很高涨,所以很快就达到了目的地。通过这个故事,我告诉他,路就在自己脚下,自己要有目标,而且要将目标细化,才能成功。
他在听了我讲的故事后,表现出了觉悟的表情。后来的一次周记中,他这样写道:“老师,对不起,我让您操心了!今后我一定用实际行动来表现我的风采!”看到这些,我感到非常欣慰,看来故事的作用体现出来了。
在这之后,他表现还比较好,迟 …… 此处隐藏:14279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