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度校本培训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按照教育局和教师进修学校的统一要求,积极探索以学校为主要培训基地、校长为培训第一责任人的校本培训模式,充分发挥本校的培训功能和优势,实现培训内容、培训模式的校本化,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生命活力,努力营造教师终身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格局。
二、培训目标
1、建立主动参与、开放高效、满足教师自主性选择学习需要的教师培训体系,使我校的校本培训逐步科学化、规范化、系列化。
2、更新教育观念,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具有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学习型教师队伍,培养一批在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上有一定教科研能力的研究型教师
3、通过培训,强化学校基本功训练活动,在全体教师中开展以信息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教学技能训练,使教师普遍达到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水平,提高教师获取、处理和利用现代教育信息的能力,逐步养成上网查找教育资料的习惯,具有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课堂教学的能力,提高教师的现代教育信息素养。本年度,全体教师要地100%过电脑使用关(操作打字、课件使用、获取信息、网上交流等)。60%的教师能把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教学优化整合,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50%的教师能利用网络及学校资源库中的资源自己独立制作多媒体课件上课。
三、培训对象
所有在职教师均需参加培训和考核。
四、培训形式
根据本校实际,我们将采取以下多种培训形式:专题理论培训、主题研讨、教师业务专题报告会、自主学习、小组交流、案例分析、教学观摩、课题研究、师徒结对以及读书活动、竞赛、反思等,积极探索“参与、互动、合作、探究”的培训模式。
五、培训内容
(一)师德培训
一方面充分利用政治学习的机会,组织教师学习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相关法律法规,学习关于师德师风建设的政策法规文件,提高教师政策理论水平和道德水准。另一方面,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师德教育活动,学习典型教师模范事迹,引导教师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
(二)现代教育理论培训
根据教师实际需要和学科教学的特点、要求,进一步组织教师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学习国内外、校内外课程改革的先进经验、课例,从而掌握先进教学思想,转变教育观念。
具体形式和措施:
一是教师自学:1.自读一本教育论著,用以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和行为,;2.提倡大家根据自己需求,博览群书,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
二是合作学习:以年组或教研组为单位,合作学习最新修订的《学科课程标准》,促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研究掌握实施新课程的有效教学方法和手段。
三是学校培训:新课标培训同“捆绑式教研课”相融合
重点说明一下《新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已经新鲜出炉,我们学校已经订购,还没发下来,但我上网搜了一下,各科都有,有变动的地方,文字都进行了加粗处理,而且还有“解读”,大家得自己先上
网进行自学,通过阅读比照一下,修订后的新课程标准有哪些新的理念,怎么才能把新课标精神内化成我们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
(三)教育教学技能培训
本学期学科专业知识、基本技能的培训主要是解读课标、钻研教材和探索教法。
重点以《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和对新课程改革教学中问题的研究为主要内容,以学科研究为主要形式,组织学习、研讨交流,使理论与教学实际相结合,促进教师将先进的理念内化为教学行为,此项培训融在“捆绑式教研”活动中。
主要形式有:
1.案例分析。(1)我们将收集名师教育教学案例,统一印制发给每一位教师进行讨论,形成共识并进行概括总结用以指导教育教学实践。(2)教导处发现各学科中的典型案例,上传网站,引领老师借助校园网络平台,进行集体问题探究,积极引领教师向“研究型、学者型”教师转化。
2.教学研讨。(1)运用示范教学、集中研讨、反思自修等多种形式,促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研究掌握实施有效教学方法和手段。(2)结合教研课,随机进行微格教学点评。
我们教导处将结合“捆绑式”教研课,开展一次“解读新课标”的“主题研讨活动”,从而达到和大家一起“在教学实践中研究掌握实施新课程的有效教学方法和手段”。
3.学科专业知识、基本技能的培训。
继续开展“五个一”工程,一节研究课、一份教学反思、一篇教育教学论文、一篇读后感、一份教学设计;在此基础上我们进行了新课标测试、板书设计演练、教师专业知识测试等,根据是本学期教学校长工作会议精神和前期教育局视导,都明确了本学期教学工作检查“作文批改”是重点。所以在这里提示一下:语文老师在作文批改上
要下功夫,保证批改数量(每月两次)批改质量(详批与略批结合):教导处在每月作业检查中加大作文检查力度,并定期小结反馈。
(四)现代信息技术知识的培训
根据新课程对信息技术的需要,在教师现有基础上 …… 此处隐藏:148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