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
——老城镇深入开展普法教育纪实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加大力度深入开展青少年普法教育和青少
年维权岗活动,不断提高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使他们通过
学法、用法、守法活动,做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是“五五”普法的
一项重要内容。
“五五”普法以来,老城镇能结合该市青少年的特点,积极开展
法律进校园、学法用法、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等活动,不断探索普法
教育的新途径,有效地促进了青少年法制观念的提高和学校各项工作
的依法管理。现将他们的一些主要做法摘编如下:
一、健全机构,落实措施,深入开展普法、依法治校工作
把法制教育纳入学校工作的总体规划,中小学均成立由学校支部
书记、校长、政教主任、工会主席、团、队辅导员组成的“五五”普
法领导小组及办事机构,具体负责法制教育各项的工作落实实施。经
常协同教育部门对中小学的普法工作进行指导、检查、监督,使学校
普法工作有条不紊形成了由校正职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有
关部门协同抓,全体教师一起抓的工作格局。一是各学校在普法中,
开展师生师风教育活动,广大教师增强实施教育的自觉性,以身立教的社会使命感,加强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保护学生的责任意识,提
高了广大教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二是做好扶持救助“贫困生”的工作。三是依法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严禁滥印课外辅导读物、复习材料、减轻学生和家长的经济负担,避免各种形式的乱收费现象的发生。四是以法律为武器,维护校园正常
的教学、保护师生的合法权益和人身安全,定期开展防火、防盗检查、
完备消防措施,及时消除隐患;加强对寄宿生宿舍和食堂的管理,制
止不卫生的食品流入学校,确保师生饮食卫生安全。
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确保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取得实效
一是抓好中小学校普法学法制度的建立。中小学经常借助“法律
六进”活动、“五五”普法宣传周、“禁毒日”、“12.4”全国法制
宣传日的时机,组织派出所、司法所等干警深入中小学校开展“法律
进校园、促青少年健康成长”等法制讲座。如福建平达律师与福安一
中签订法律服务进校园挂点协议后,多次组织律师团到一中开展《教
师法》、《义务教育法》以及《校园治安管理条例》等为内容的法制
教育讲座,受教育师生人数达1200多人次。增强师生辨别是非和自我
防范的能力,增强了青少年的法治意识。
二是开展普法培训。组织全体教职工参加各类干部学法用法培训
和考核,利用现代技术方式对教师培训有关教育政策法规;并充分利
用黑板报、橱窗,定期向全体师生宣传法律知识。
三是把普法内容融入教学中。聘请政治组、思品组的教师担任普法宣传员,根据每个学校的实际情况,把普法内容融入政治课、思品课教学中。
四是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利用黑板报、电视、广播、法律知识讲座、书画展、法制灯谜竞赛、有奖知识问答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寓教于乐,受到学生的欢迎。
五是组织青少年收看由全国普法办、司法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普法节目——《法在你身边》。
六是组织中小学教师近百人参加老城镇“五五”普法考试。 七是组织青少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夏令营活动,渗透法制教育内容,增强学生对法制教育的兴趣。
八是优化学校周边环境。经常组织公安、宣传、文化、工商、城管等部门,消除设在校园治安特别管护区内的电子游戏室、台球室禁止未成年人在国家法律规定以外的时间进入“两室三厅二吧”。
九是为青少年提供法律帮助。法律援助机构积极对青少年犯罪中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青少年实行法律援助。如在2009年就办理该类案件5起,涉及11人。
十是基层组织做好刑释解教青少年的帮教工作。2009年对全镇18-28周岁的13个刑释解教人员,联合镇村干部、包片民警、学校老师以及家长等共同采取一对一结对子的帮教措施,落实帮教责任。组
织他们认真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和党的政策,定时上门走访,争取重新走向社会后做一个对社会有用之人奠定基础。
十一是关注留守青少年工作。加强学校与“留守学生”监护人或者代监护人的协调、沟通制度,开通亲情电话;向所有“留守学生”的家长致一封书信,让家长真正从身心上关注留守在老家的下一代;学校定期召开留守学生专题座谈会,教育学生正确对待留守生活,克服困难;围绕学习辅导、人格辅导、生活辅导三方面开展心理辅导活动,使他们养成健康的生活情趣,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推动“留守学生”济困助学行动。
十二是发挥镇村两级关工委的作用。通过“结对子”、“一帮一”跟踪帮教,开展帮思想、帮不良行为矫治、帮良好习惯养成,帮培训提高技能,帮就业活动收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