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学案
第16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刘启强
课标要求:
概述郑和下西洋的史实。
讲述戚继光抗倭的故事,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记住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等基本史实,掌握明朝对
外关系的概况。
2.能力目标:
通过分析郑和下西洋的影响和戚继光抗倭成功的原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对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等事件的学习,感受郑和、戚继光的人格魅力,形成正
确的人生观和健全的人格。
学习重点:郑和下西洋的史实和戚继光抗倭的事迹
学习难点:空间概念较多,古今地名存在差异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自我检测
1.列举明朝时中外交往与冲突的史实?
(1)
(2)
(3)
2.郑和下西洋:
(1)背景:
(2)目的:
(3)起止时间 年至 年
(4)在位皇帝:
(5)下西洋次数:
(6)经过:
从 出发,到过亚非 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 ,
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行早 个多世纪。
(7)交换物品: ——
(8)地位:
(9)意义:
3.戚继光抗倭:
(1)“倭寇”的由来:
(2)戚继光抗倭原因:
(3)抗倭部队:
(4)抗倭经过: ,九战九捷—— 、
(5)评价戚继光:
4、从 世纪开始欧洲殖民者来到我国沿海地区进行侵略活动。 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 居住权。
预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还有:
二、交流展示,合作探究
1.郑和远航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分析总结一下其成功的因素有哪些?
2.读下图,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1)郑和远航的条件和目的是什么?
(2)为什么说郑和远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3)现在我国要发展经济,扩大影响,应该如何去做才好?
三、拓展延伸,感悟历史
1.你从郑和与戚继光身上感悟到哪些精神?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及观郑君,则全世界历史上所号称航海伟人,能与并肩者,何其寡也。郑君之初航海,当哥伦布发现亚美利加(美洲)以前六十年,当维哥达嘉马发现印度新航路以前七十年。 —摘自《郑和研究资料选编》
材料二:中国人一直被称为非航海民族,这真是太不公平了。他们的独创性本身表现在航海方面正如其他方面一样……中国的海军在1100—1450年间无疑是世界上最强大的。
① 材料一中的“郑君”指谁?其主要事迹是什么?
②材料二批驳了中国人是非航海民族的观点,选扬中国人在航海方面的独创性,请以史实加以说明。
四、知识建构
五、巩固练习
1.许多人认为“世界海洋第一人”不是哥伦布、麦哲伦,而是600年多前从刘家港出发,远航30多个国家和地区,航程10万余里的航海家郑和。郑和远航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
A.红海沿岸 B.英吉利海峡
C.大西洋沿岸 D.波罗的海沿岸
2.公元1405年,郑和这个名字开始载入史册。现在的人们之所以怀念郑和,是因为他曾
A.收复台湾,驱逐了荷兰殖民者
B.抗击倭寇,维护了东南沿海地区的安定
C.七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
D.英勇抗元,留下了“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
3.“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 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彼狂澜,若履通衢。”这段话中的“我之云帆高张”是指
A.戚继光抗倭 B.郑和下西洋 C.文天祥抗元斗
4.郑和下西洋上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是因为( )
A、比欧洲航海家远航早半个多世纪 B、郑和是大航海家
C、规模大,次数多,航程远 D、明前期,我国是世界上富强的国家
5.郑和能够七下西洋最根本的条件是( )
A、明朝国力强盛 B、船队配有航海图和罗盘针
C、明朝航海技术十分先进 D、郑和本人具有勇于开拓的精神
6.英国科学史专家李约瑟博士说:“中国的海军在1100——1450年之间无疑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在这里所说的世界上最强大的中国海军包括( )
A、北洋舰队 B、郑和的船队
C、郑成功的船队 D、鉴真东渡日本的船队
7.“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诗句中戚继光表明的志向是
A.荡平倭寇 B.赶走荷兰殖民者
C.击退沙俄侵略者 D.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D.郑成功收复台湾
8.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广为流传一首民谣:“天皇皇,地皇皇,莫惊我家小儿郎;倭寇来,不要慌,我有戚爷会抵挡。”这首民谣反映的是哪一历史时期的史实
A.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9.葡萄牙占领澳门和中国收复澳门的时间分别是( )
A、1553年,1999年 B、1554年,2000年
C、1355年,1999年 D、1533年,1997年
10.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 此处隐藏:1046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