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水环境化学部分-本科-答案2008

时间:2025-07-08   来源:未知    
字号:

昆明理工大学环境工程专业2008级环境化学习题

(水环境化学部分)

一、选择题

1、海水中Hg2+主要以_______的形式存在。

a) Hg(OH)2 , HgCl2 b) HgCl2 , HgCl3-

c) HgCl42- -2-

2、若水体的pE值高,有利于下列_______ 组在水体中迁移。

a) Fe、Mn c) Cr、Mn d) Cr、V

3、当前最简单,也较流行的是将金属划分为溶解态和颗粒态,溶解态是能通过______μm孔径滤膜的部分。

a) 0.54 b) 0.22 d) 0.50

4、河水中阴、阳离子的含量顺序为______。

a) Na+ > Mg2+ > Ca2+,HCO3- > SO42- > Cl- 2++2+-2--c) Na+ > Ca2+ > Mg2+ ,Cl- > HCO3- > SO42-

d) Na+ > Mg2+ > Ca2+ ,Cl- > SO42-> HCO3-

5、某一水体的BOD20为100 mg/L,其BOD5约为__________。

6、下列各种形态的汞化物,毒性最大的是______。

b) HgO c) Hg d) Hg2Cl2

7、有机物的辛醇-水分配系数常用________表示。

a)Koc c) Kom d) Kd

8、一般情况下,当水体DO______时,鱼类会死亡。 a) >8.0mg/L c) >0 d) >4.0 mg/L

9、表面活性剂含有很强的

A 疏水基团吸附作用 D渗透作用

二、填空题

1、环境中某一重金属的毒性与其状态、浓度和价态有关。

2、腐殖质中不溶于NaOH的部分称为 ,可溶于NaOH的部分称为 ,既溶于碱又

溶于酸的部分称为 富里酸。

3、正常水体中其决定电位作用物质是 。

4、、和常用作水体富营养化的指标。

5、Cu-Zn金属对能还原六六六,在反应中Zn的起 作用,而Cu则起 作用。

6、水体中颗粒物对污染物的吸附等温线常符合、 两种方程。其中

方程可用于求饱和吸附量。

7、水体pH处于偏酸性条件下,汞的甲基化产物主要是 ,水体pH处于中性或碱性条件

下,汞的甲基化产物是 二甲基汞。

8、水体的自净作用可分为 、 和 。

9、和

10、影响胶体微粒聚沉的因素有、、、水体pH及流动状

况,带相反电荷颗粒间的相互作用。

11、溶解态金属的形态可通过、两种途径进行研究。

12、一般认为,当浓度较高时,金属离子与腐殖质的反应以 为主,当金属离子浓度

低时,则以 鳌合作用 为主。

13、 水中无机化合物迁移转化的主要方式包括:、和配合作用。

14、有机污染物在水环境中的化学氧化过程分为:反应和反应。

15、生物降解反应可归结为酶催化下、

三、问答题

1、重金属污染的特点是什么?举例说明水体中金属迁移转化的影响因素。

(1) 答天然水中的微量重金属就可产生毒性效应。重金属产生毒性大小的浓度范围取决于该金属的性质(如价态、形态),如汞、镉产生毒性的浓度范围是0.001~0.01mg/L。

(2) 微生物不仅不能降解重金属,相反地某些重金属元素可在微生物作用下转化为金属有机化合物,产生更大的毒性。

(3) 生物体对重金属有富集作用。生物体从环境中摄取重金属,可经过食物链的生物放大作用,逐级在较高的生物体内成千上万倍地富集起来。

(4) 重金属可通过食物、饮水、呼吸等多种途径进入人体,从而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有些重金属对人体的积累性危害影响往往需要一二十年才显示出来。

影响因素:

无机污染物进入水环境不能生物降解,主要通过沉淀-溶解、氧化-还原、配合作用、胶体形成、吸附-解吸等物理化学过程进行迁移和转化。最终以一种或多种形态长期存留在环境中,造成永久性的潜在危害

2、试述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途径及有机物光解的影响因素,并简述天然水体中有机污

染物间接光解类型。

答:有机污染物在水环境中一般通过(1)吸附作用 (2)挥发作用 (3)水解作用 (4)光解作用 (5)生物富集和生物降解作用等过程进行迁移转化。

答:1、敏化反应:激发三重态腐殖质将能量转移给污染物分子 2、污染物分子中的H原子转移到腐殖质激发态形成自由基; 3、O2猝灭。激发态腐殖质把能量传递给O2形成激发态氧1O2与污染物反应。

3.试述水体中汞甲基化的途径及影响因素,写出有关反应式。

答:甲基钴铵素的存在,微生物作用下汞的甲基化作用能够实现。

影响因素:(1)无机汞的形态Hg Hg2+ CH3Hg+ HgS Hg2+ CH3Hg+

(2)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3)温度、营养物

(4)沉积物中富汞层的位置(在有机沉积物的最上层和水中悬浮物的有机质部分易发生甲基化作用)

(5)PH值对甲基化的影响(PH值较低,PH<5.67,最佳PH=4.5时,有利于甲基汞的生成;PH值较高时有利于二甲基汞的生成)

反应式:钴铵素-CH3 + Hg(Ac)2 →钴铵素-OH2 + CH3Hg+ + Ac- → (CH3)2Hg

4、简述可以诱发重金属从沉积物中释放出来的因素。

影响因素(见P125):(1)盐浓度升高 :如 Ca2+ 、Na+、、 Mg2+对悬浮物中铜、铅和锌的交换释放作用。

(2)氧化还原条件的变化:铁、锰为例。

(3)降低PH值:H+与金属离子的竞争吸附作用。

(4)增加水中配合剂的含量

5、为什么水体pH较低时,鱼体内积累的甲基汞含量较高?

答:因为pH 值较低时,H+与汞离子发生竞争吸附作用,将汞离子从有机质上置换下来,增加

…… 此处隐藏:1212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水环境化学部分-本科-答案2008.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
    二维码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