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牙周病的局部促进因素
郭良微
第一节 牙石 牙石(dental calculus):沉积于牙面 或修复体表面的钙化或正在钙化的以菌斑为 基质的团块
类型 龈上牙石和龈下牙石 形成过程 获得性薄膜形成、菌斑成熟和矿化
牙石矿化的主要条件: 必须存在矿化的核心一菌斑 矿物质沉积 菌斑的量 唾液成分 龈沟液成分
牙石附着于牙面的关系: 通过获得性薄膜附着 嵌入牙骨质或牙本质表层牙石无机盐结 晶与牙结构结合
致病作用过去的观点: 牙石的机械刺激(牙龈的溃疡)引起炎症 现在的观点: 牙石因增加菌斑积聚及防碍菌斑去除而 与牙龈炎和牙周炎明显相关。
第二节
解剖因素
牙位异常和错合畸形: 前牙拥挤、牙列不齐 牙错位、扭转、过长或萌出不足 严重深覆合 骨开窗(fenestration〕或开裂 (dehiscence)
牙体形态异常: 畸形舌侧沟、釉质突起或珠 牙根过短或锥形牙根、融合牙根
软组织缺陷: 附着龈宽度过窄或系带位置过于近龈缘。
第三节牙齿位置异常、拥挤和错牙合畸形
第四节 其他诱病因素 医源性因素 不良修复体 银汞合金邻面充填体悬突 修复体边缘不密合 位置位于龈下 表面不光洁 外形不良,无外展隙 邻面触点恢复不良
设计不良的局部义齿 增加基牙菌斑滞留 基牙咬合负担过重
正畸治疗 矫治器增加菌斑滞留 带环松脱 正畸加力过大、过快 橡皮圈
第五节 牙合创伤 广义合创伤(trauma from occlusion): 由于不正常的合接触关系或咀嚼系统的异常 功能,咀嚼系统某些部位的病理性损害或适 应性变化。狭义合创伤或牙周创伤(periodontal trauma):由于咬合关系不正常或咬合力 量不协调,牙周支持组织损伤。
合创伤的类型: 原发性合创伤(primary occlusal trauma):正常的牙周组织 +不正常的合 力因素,牙周组织损伤,如早接触或合干扰 继发性合创伤(secondary occlusal trauma):牙周组织本身支持力不足 + 正 常的咬合力,牙周组织进一步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