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语文教材中曹植《白马篇》里的游侠形象分析

时间:2025-07-13   来源:未知    
字号:

语文教材中曹植《白马篇》里的游侠形象分析

提 要:曹植的《白马篇》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形象鲜明的少年游侠。曹植通过对游侠形象的改造,消解了皇权与游侠之间的冲突,使游侠的理想与报效国家的情感融为一体。

关键词:游侠;理想;英雄主义

游侠,自古有之,曾于战国和西汉初期兴盛一时。然而,随着皇权力量的日益增强,以及汉武帝时期皇权在思想领域统治权威的确立,游侠的生存便面临着极大地威胁。进入汉代以后,游侠力量日渐衰微。除《史记》《汉书》中有专门的游侠传记之外,其它史传中便再没有专门的游侠传记了。司马迁在《史记·游侠列传》中对游侠的生动刻画,风云际会时代侠客纵横、侠风盛行的社会现实,影响着上层社会,尤其是青年们的深层文化心理与观念。后世文人对这些江湖人士的侠义精神有着深深的迷恋。侠开始以侠义精神的崭新面貌进入了文学视野,汉以后渐渐涌现出了大量的咏侠诗、侠义小说和戏剧,文人墨客开始极力地颂扬这种侠义精神。侠文化也因此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曹植是使游侠形象进入诗歌题材时间较早,也较有影响的诗人。他“生乎乱,长乎军”,常常以诗吟咏生于汉末乱世的痛苦与豪迈。其名篇《白马篇》《名都篇》《结客篇》以及《野田黄雀行》中,均有对侠客生活的正面歌颂。此外,其《杂诗》《赠丁仪》《斗鸡》等诗作中,也有对游侠形象的间接表现。其中,《白马篇》是其游侠诗作的代表性作品。诗歌为我们塑造了一个较之前代而不同的游侠

语文教材中曹植《白马篇》里的游侠形象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
    二维码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