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自考义务教育数学本科学段《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与反思》论述题大全,囊括全书各章论述题。
《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与反思》论述题 1. 在实施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时,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并结合具体教材内容任选其中某一原则作简要阐述。 答:( 1 )主体性原则 ;(2) 过程性原则 ;(3) 现实性原则 ;(4) 直观性原则;( 5 )活动性原则; (6) 发展性原则。 以“主体性原则”为例: 《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数学课程的一切都要围绕学生的发展展开,所以学生是当然的“主人”。教师要拓宽学生在数学教学中的空间,就必须改变自己的角色,要从一个知识传播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转变为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 同底数幂的除法 》中 零指数幂的教学。 教师首先提出问题:通过计算可得到
,运用幂的运算性质可以得出
,那么
表示什么意义呢?(一方面,学生面临着挑战,另一方面,学生从情感上能接受
= 1 的结
论). 教师接着提问:( 1 )一个细胞分裂 1 次变为 2 个,分裂 2 次变 4 个,分裂 3 次变为 8 个 ,那么 1 个细胞没有分裂时为几个?
( 2 )观察数轴上表示 16 , 8 , 4 , 2 , 的点的位置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 3 )观察下列式子中“幂”与“指数”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
;
;
;
.
案例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为学生建构可靠的知识体系、学习新的数学知识设计好合适的“路径”和“台阶”,教师始终以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开展课堂教学,组织学生发现学习资源、营造积极的思考氛围,引导学生围绕问题的核心进行深度探索、思想碰撞,建立师生 “学习共同体”及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使学生学会知识和技能的迁移,同时不断丰富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和策略. 实现“教师带着知识走向学生”到“教师带着学生走向知识”的转变。在教学中着重突出人文精神,重视学生的自身体验,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追求探究性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轻松自主地学习数学。
2 .你认为初中与小学数学教学脱节的主要原因及应对策略是什么?
答:其主要原因有: ( 1 )教材的编写问题。初中与小学教材的编写一般是由不同人员完成的,在教材体系上,部分内容不是非常连贯; ( 2 )教师的教研问题。初中与小学数学教师的教研活动是相对独立的,小学教师不熟悉初中教材,而初中教师也不熟悉小学教材,教师之间缺少交流;( 3 )教学内容的变化。学生在小学数学中接触的都是较为直观、简单的基础知识,而升入初一后,要学的知识在抽象性、严密性上都有一个质的飞跃,学生一时难以适应。( 4 )教学方法的变化。小学数学的内容比较简单、信息量不大,小学数学教学的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较多,讲故事、做游戏、小组合作、小组竞赛等形式常见于小学数学课堂。而初中数学知识点增多,课容量增大,思维量大,老师更侧重 “ 启发式 ” 教学,导致部分学生不能在短时间内尽快适应初中数学学习,影响学习数学兴趣。( 5 )学习方法的变化。虽然中小学数据教材内容、教师授课方法等发生了变化,然而刚步入初中的学生往往还沿用小学 “ 以教师为中心 ” 的学习方法,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还不能适应,致使学习困难较多,影响学习质量的提高。 应对策略: ( 1 )认真研读《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整体把握九年一贯制教材编写体系。 ( 2 )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走进小学数学教学(特别是六年级)课堂,参与小学数学教研活动,及时了解小学数学教学的动向。 ( 3 )做好教学内容的衔接 , 初中数学中“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三个板块在小学数学教材均有渗透,需要在教学相关内容时把握好时机和度,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4) 做好教学方法的衔接 , 学生进入初中后,随着年龄的增长,独立意识、理解能力进一步增强,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组织者的作用也更为突出,教师应结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有效地改进教学方法。 (5) 做好学习方法的衔接 , 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现由模仿学习到迁移类推学习、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过渡与衔接;积极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习模式。
3.初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途径? 答:( 1 )在数学知识形成过程中渗透、揭示和体验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概念是反映数学对象的本质属性和特征的一种思维形式,蕴涵着丰富的数学思想内涵,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凝结和体现了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 2 )在数学问题解决过程中激活、运用和内化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运用合理的数学思想方法探寻问题答案的过程。( 3 )在总结复习教学过程中巩固、组织和完善数学思想方法 。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领悟和掌握是一个“从个别到一 …… 此处隐藏:12087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