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题答案
对物质代谢(酶蛋白)、物质传送、细胞运动、信息的接受与传递、支持与保护均有重要意义。
7.一些药物必须在进入活细胞后才能发挥药效,但它们中大多是带电荷或有极性的,因此不能靠被动扩散跨膜。人们发现利用脂质体运输某些药物进入细胞是很有效的办法,试解释脂质体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解答:脂质体是脂双层膜组成的封闭的、内部有空间的囊泡。离子和极性水溶性分子(包括许多药物)被包裹在脂质体的水溶性的内部空间,负载有药物的脂质体可以通过血液运输,然后与细胞的质膜相融合将药物释放入细胞内部。
6 酶
1.作为生物催化剂,酶最重要的特点是什么?
解答:作为生物催化剂,酶最重要的特点是具有很高的催化效率以及高度专一性。
2.酶分为哪几大类?每一大类酶催化的化学反应的特点是什么?请指出以下几种酶分别属于哪一大类酶:
j 磷酸葡糖异构酶(phosphoglucose isomerase)
k 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
l 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
m 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
n 琥珀酰―CoA合成酶(succinyl-CoA synthetase)
o 柠檬酸合酶(citrate synthase)
p 葡萄糖氧化酶(glucose oxidase)
q 谷丙转氨酶(glutamic-pyruvic transaminase)
r 蔗糖酶(invertase)
s T4 RNA 连接酶(T4 RNA ligase)
解答:前两个问题参考本章第3节内容。
j 异构酶类;
k 水解酶类;
l 转移酶类;
m 氧化还原酶类中的脱氢酶;
n 合成酶类;
o 裂合酶类;
p 氧化还原酶类中的氧化酶;
q 转移酶类;
r 水解酶类;
s 合成酶类(又称连接酶类)。
3.什么是诱导契合学说,该学说如何解释酶的专一性?
解答:“诱导契合”学说认为酶分子的结构并非与底物分子正好互补,而是具有一定的柔性,当酶分子与底物分子靠近时,酶受底物分子诱导,其构象发生有利于与底物结合的变化,酶与底物在此基础上互补契合进行反应。根据诱导契合学说,经过诱导之后,酶与底物在结构上的互补性是酶催化底物反应的前提条件,酶只能与对应的化合物契合,从而排斥了那些形状、大小等不适合的化合物,因此酶对底物具有严格的选择性,即酶具有高度专一性。
4.阐述酶活性部位的概念、组成与特点。
解答:参考本章第5节内容。
5.经过多年的探索,你终于从一噬热菌中纯化得到一种蛋白水解酶,可用作洗衣粉的添加剂。接下来,你用定点诱变的方法研究了组成该酶的某些氨基酸残基对酶活性的影响作用:
(1)你将第65位的精氨酸突变为谷氨酸,发现该酶的底物专一性发生了较大的改变,试解释原因;
(2)你将第108位的丝氨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