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必修二
万有引力定律练习
1.关于万有引力定律和万有引力恒量的发现,下列说法哪个正确?( )
A.万有引力定律是由开普勒发现的,而万有引力恒量是由伽利略测定的 B.万有引力定律是由开普勒发现的,而万有引力恒量是由卡文迪许测定的 C.万有引力定律是由牛顿发现的,而万有引力恒量是由胡克测定的
D.万有引力定律是由牛顿发现的,而万有引力恒量是由卡文迪许测定的 2.人造地球卫星的天线偶然折断,天线将作( )
A.自由落体运动 B.平抛运动
C.远离地球飞向天空 D.继续和卫星一起沿轨道运动
3.1999年11月20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神舟”号宇宙飞船,该飞船在绕地球运行了14圈后在预定地点安全着落,若飞船在轨道上做的是匀速圆周运动,则运行速度v的大小( )
A.v<7.9km/s B.v=7.9km/s C.7.9km/s<v<11.2km/s D.v=11.2km/s 4.一颗小行星环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是地球公转半径的4倍,则这颗小行星的运转周期是( )
A.4年 B.8年 C.12年 D.16年 5. 3个人造地球卫星A、B、C,在地球的大气层外沿如图所示的方向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mA=mB<mC,则关于三个卫星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线速度大小的关系是va vb vc B. 周期关系是Ta<Tb=Tc
C. 向心力大小的关系是Fa=Fb<Fc
333
D. 轨道半径和周期的关系是RA RB RC
222
TATBTC
6.某同学这样来推导第一宇宙速度:
v=2 R/T=(2×3.14×6.4×106)/(24×3600)m/s=0.465×103m/s,其结果与正确值相差很远,这是由于他在近似处理中,错误地假设:( )
A.卫星的轨道是圆。 B.卫星的向心力等于它在地球上所受的地球引力。 C.卫星的轨道半径等于地球的半径。 D.卫星的周期等于地球自转的周期。
7. “嫦娥一号”于2009年3月1日下午4时13分成功撞月,从发射到撞落历时433天,标志我国一期探月工程圆满结束.其中,卫星发射过程先在近地圆轨道绕行3周,再长途跋涉进人近月圆轨道绕月飞行.若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1/6,月球半径为地球半径的1/4,据以上信息得( )
A
B
C.绕月与绕地飞行向心加速度之比为1:6 D.月球与地球质量之比为1:96
物理必修二
8.火星有两颗卫星,分别是火卫一和火卫二,它们的轨道近似为圆。已知火卫一的周期为7小时39分。火卫二的周期为30小时18分,则两颗卫星相比( )
A.火卫一距火星表面较近 B.火卫二的角速度较大 C.火卫一的运动速度较大 D.火卫二的向心加速度较大 9.若人造卫星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卫星的轨道半径越大,它的运行速度越大 B.卫星的轨道半径越大,它的运行速度越小
C.卫星的质量一定时,轨道半径越大,它需要的向心力越大 D.卫星的质量一定时,轨道半径越大,它需要的向心力越小
10.用m表示地球的同步卫星的质量,h表示它离地面的高度,R0表示地球的半径,g0表示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ω0为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则该卫星所受地球的万有引力为F,则( )
222
A.F=GMm/(R0+h) B.F=mg0R0/(R0+h)
2
C.F=mω0(R0+h) D.轨道平面必须与赤道平面重合
11.两个球形行星A和B各有一个卫星a和b,卫星的圆轨迹接近各自行星的表面.如果两个行星的质量之比MA:MB=p,两个行星的半径之比RA:RB=q,则两卫星周期之比Ta:Tb为多少?
12.在圆轨道上运动质量为m的人造地球卫星,与地面的距离等于地球半径R,地球质量为M,求:(1)卫星运动速度大小的表达式?(2)卫星运动的周期是多少?
13.已知地球的半径为R,地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万有引力恒量为G,如果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求地球的平均密度的表达式是什么?
14.在地球表面,某物体用弹簧秤竖直悬挂且静止时,弹簧秤的示数为160N,把该物体放在航天器中,若航天器以加速度a=g/2(g为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竖直上升,在某一时刻,将该物体悬挂在同一弹簧秤上,弹簧秤的示数为90N,若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已知地球半径为R。求:(1)此时物体所受的重力;(2)此时航天器距地面的高度。
物理必修二
参考答案
11. q
12.16.(1)v
q
p
GMR
(2)T 4 R 2RGM
M 13.地球密度 V
gR23g
434G RG R3
14. (1)此时物体所受的重力 (2)此时航天器距地面的高度。 (1)T-G′=ma 2分
G′=T-ma=90-16×5=10N 3分
G
(2)G0=则
Mm
R2 2分
R2G'10
= 2分 r2G0160
所以r=4R 2分
即此时航天器距地高度为3R 1分
…… 此处隐藏:3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