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
(3)零件的结构工艺性 (1)成型工艺的结构工艺性
材料为HT200,单件生产,采用砂型铸造中的手工造型,即可获取毛坯。主轴孔由于尺寸较大,可以铸出,其余螺纹孔可以钻攻获得 (2)切削工艺的结构工艺性
主轴孔的左右侧面需要铣削来满足粗糙度要求,倒角可以车削获得,螺纹孔需先在钻床上钻出,再攻丝。 (3)装配工艺的结构工艺性
装配工艺的结构工艺性是指所设计的零件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装配连接的可行性和经济性或者说机器装配的难易程度。它包括便于装配、便于拆卸和正确的装配基面。该零件没有配合要求所以装配和拆卸是比较容易的,底平面为该零件的装配基准面。
3、机械加工工艺设计:
(1)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可以选择铣削来加工重要表面,扩和铰削或镗削来加工φ47的孔。
(2)选择定位基准
首先先以主轴孔的毛坯孔为粗基准划线加工底面和孔的左右侧面,以毛坯孔为粗基准,可以保证重要表面主轴孔的加工余量均匀,在以底面和侧面为精基准加工其他表面,符合基准重合和基准统一原则。 (3)制定工艺路线
合理的加工顺序,可以得到好的技术经济效果和加工质量,所以制定工艺路线很重要。安排切削加工工序时,应满足“粗精加工要分开”、“基准面先加工”、“主要表面先加工”的原则。对于形状较复杂的铸件的单件生产,为了给安装和加工提高依据,在切削之前要安排划线工序。同时为了改变该铸件的组织和切削加工性,先对其进行去时效。为了保证产品质量,最后还要安排检验工序。 设定本零件的加工工艺路线有如下2个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