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中医药管理局标书(8)

时间:2025-07-10   来源:未知    
字号:

一、研究本课题的科学依据(包括本领域研究现状、水平、发展趋势、存在 问题、本课题特色、创新之处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患病率逐年增加。根 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nternational DiabetesFederation IDF)统计,目前全球 有糖尿病患者2.33亿,预计到2025年全球将有3.80亿人罹患糖尿病。糖尿病 可导致多种大血管及微血管病变,其中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以及糖尿病肾 病为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近年来,糖尿病与炎症的关系备受关注,有 学者提出,糖尿病是一种炎症性疾病,诸多炎症因子与糖尿病及糖尿病并发症 发生与发展密切相关。糖尿病患者在血糖升高的同时,体内炎症因子如C一反应 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a(TNF—a)、白细胞介素6(IL一6)等也明显升高。 近年研究表明,胰岛素抵抗、肥胖、高血压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包括C一反应 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一a(TNF--a)、白细胞介素一6(IL一6)、血浆纤溶酶 原激活物抑制因子一l(PAJ一1)等升高。炎症反应与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以及血管 并发症的关系受到关注,目前认为2型糖尿病可能是细胞因子介导的炎症反应, 是一种免疫性疾病,炎症在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中起媒介作用【1】。因此,在控制 糖尿病患者血糖的

同时,应该设法减轻患者体内的慢性炎症反应,尤其需要降 低循环中CRP等代表机体炎症反应的指标,以改变糖尿病及其慢性血管并发症的 进程,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 CRP是由肝脏产生的一种急性期反应蛋白。在正常人体含量甚微,急性炎症 阶段可迅速升高,是临床上最有效的炎症标志物。近年来多项研究结果提示, 体内CRP水平升高可能参与了IR和胰岛β细胞的损害。CRP主要受血循环IL-6、 TNF-α调节,尤其IL-6是促进肝脏合成CRP的主要炎症因子,反过来CRP也可以刺 激单核细胞释放IL-6、IL-1、TNF-α介导内皮细胞产生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 内皮细胞黏附分子等,发挥致炎作用。 TNF-α是一种主要由单核E巨噬细胞产生的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细胞因子, 可诱导IL-6、IL-1、CRP的合成。TNF-α通过多种途径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1)直接作用于胰岛β细胞,生成环磷酸鸟苷,损伤细胞DNA;(2)与其他细 胞因子协同作用,诱导NO的形成,并抑制葡萄糖诱导的胰岛素分泌;(3)抑制 胰岛素受体和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的酪氨酸残基磷酸化,影响胰岛素信号 传导;(4)抑制葡萄糖转运因子4(GLUT4)基因转录,并使GLUT4mRNA降解加 速;(5)激活IKK进而促进TNF-α转录,形成低度炎症的正反馈环,加重IR; (6)抑制其他脂肪细胞因子如脂联素的合成及增加游离脂肪酸的释放等。 近年来炎症学说备受关注,认为糖尿病是一种自然免疫和低度炎症性疾病, 炎症在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中起媒介作用。炎症反应程度的高低和2型糖尿病 中糖、脂代谢紊乱以及后期各种并发症的出现关系密切。炎症学说的提出为糖 尿病的发病机制、探讨防治的新方法和开发新药物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证实,二甲双胍是唯一能减少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口 服降糖药。二甲双胍抗炎机制可能与下列作用有关:抑制炎症因子的形成:降 低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一1、CRP的水平,减少氧化应激,改善内皮功 能,从而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研究发现,二甲双胍能够抑制核因子活 性,进而抑制炎症因子的形成。 DM属中医学“消渴”范畴。其发生多由以下病因:①先天禀赋不足。《灵 枢·五变》说“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②长期过食肥甘、醇酒厚味等损

伤脾胃,酿生内热,消食耗液而发。《素问·奇病论》说:“此肥美之所发 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③长 期过度精神刺激,肝气郁结,郁而化火;或劳心竭虑,营谋强思等,以致郁久 化火,火热内燔,消灼阴津而发。正如《临证指南医案·三消》说:

“心境愁 郁,内火白燃,乃消症大病。”④房事不节,劳欲过度,肾精亏虚,虚火内 生,则“火因水竭而益烈,水因火烈而益干”,终致肾虚肺燥胃热,发为消 渴。历代认为,阴津亏损,燥热偏胜,即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是消渴的主要病 机。但由于燥热伤津耗气,因此,消渴的病机不唯是阴虚,病程日久,也可导 致气阴两虚【2】。正如明代《证治要诀·三消》日:“三消得之,气之实,血之 虚也,久久不治,气尽虚 ”。在近年的消渴证型研究中也发现,气阴两虚是 【3-6】 。多数文献认为,DM在病程初期、年龄较轻时,以阴虚 临床最常见的证型 为主;随着年龄增大,病程延长,病情发展,其病机则由阴虚转向气阴两虚以 致阴阳两虚,气阴两虚是病机转化的关键。2002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 则(试行)》将DM分为阴虚热盛、湿热困脾、气阴两虚、阴阳两虚血瘀水停和血 瘀脉络五型【7】。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中西医结合糖尿 病诊疗标准(草案)中将DM分为阴虚热盛、气阴两虚及阴阳两虚三型【8】。可见, 气阴两虚是消渴的主要病机。近年DM的瘀血病机倍受关注,并日益受到重视, 认为瘀血为贯穿DM病程始终的重要病机。DM及其并发症患者,多表现为舌质紫 暗,或有瘀斑,或舌下静脉曲张,或心胸憋闷、刺痛,或肢体疼痛,或眼 …… 此处隐藏:1051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中医药管理局标书(8).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
二维码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