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2)

时间:2025-07-08   来源:未知    
字号:

的目标、如何制定课题研究计划。此外,学校多次组织我们参加了各种学习和研讨,并将学到的知识及时作汇报和交流,为科研提供理论支持,转变了“教师—学生”这一传统的教育模式,提高我们的素质,让我们意识到“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

三、完成对学生对数学课堂教学的调查。

通过调查,学生从内心讲是满意新课程标准下教师的课堂教学的。60%的学生喜欢教师的授课方式的,而实际课堂上能够因教师的教学方式而爱上数学课堂的学生不到30%。主要原因在于受传统的评价观念的影响,教师关注的只是学生的学习成果,而忽略了学生的的参与性和主体性,教师极少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和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针对现状我们决定采取的措施是:努力营造宽松、民主的评价氛围;积极使用适时发现、捉学生的闪光点,把课堂留给学生,激励他们积极思考,探求,变被动为主动,用引导的方法去帮助学生学习,而不是要求学生学习,这样才可以使学生在一种喜悦,轻松地氛围中爱上数学、学好数学、探求数学。

四、以“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为突破口切入课题,采用行动研究的方式促进课题研究。

1、观察:发现传统教学误区

在调研初期,我进行了全校性的数学课听课,并制定了教师评价定向课堂观察表。观察内容主要分三大部分:

(1)对于学生的正确回答,教师的评价语言有哪些?

(2)对于学生的错误回答,教师是怎样评价的?

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
二维码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