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包含主要承重结构、纵横向联结系、拱上建筑、桥面构造和桥面铺装、排水防水系统,变形缝以及安全防护设施等部分。包括桥面板,桥面梁、以及支撑他们的结构构件如大梁,拱,悬索,其作用是承受桥上的行人和车辆。
支座系统是设置在桥梁上、下结构之间的传力和连接装置。其作用是把上部结构的各种荷载传递到墩台上,并适应活载、温度变化、混凝土收缩和徐变等因素所产生的位移,使桥梁的实际受力在许用荷载之内。支座系统一般分为固定支座和活动支座。
2.下部结构
下部结构是由桥墩、桥台、墩台基础几部分组成的。
桥墩和桥台是在河中或岸上支承两侧桥跨上部结构的建筑物。桥台设在两端,桥墩则在两桥台之间。除此之外,桥台还要与路堤衔接,并防止其滑塌。为保护桥台和路堤填土,桥台两侧常做一些防护和导流工程。
桥墩主要由墩帽、墩身和基础三部分组成。它的主要作用是承受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并通过基础又将此荷载及本身自重传递到地基上。此外它还承受流水压力、风力以及可能出现的冰荷载、船只或漂流物的撞击力。
桥台主要由台帽、台身和基础三部分组成。它的主要作用是承受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并通过基础又将此荷载及本身自重传递到地基上。此外它是衔接两岸接线路堤的构造物;既要能挡土护岸,又要能承受台背填土及填土上车辆荷载所产生的附加侧压力。
墩台基础是保证桥梁墩台安全并将荷载传至地基的结构部分。墩台基础的稳固使整个桥梁稳定的前提。
3.附属结构
主要包括伸缩缝、灯光照明、桥面铺装、排水防水系统、栏杆等几部分。
伸缩缝一般设置在桥跨上部结构之间,或桥跨上部结构与桥台端墙之间。伸缩缝的存在能使桥面上行驶顺直,无任何颠动,也能够防止材料的热胀冷缩对桥体造成的损害。
灯光照明不仅方便夜晚行车,还能增加桥梁在夜间的美感,多彩的照明设施让桥梁更加光彩夺目。
桥面铺装又称行车道铺装,铺装的平整、耐磨性、不翘壳、不渗水是保证行车舒适的关键。
桥梁排水系统能快速排在桥梁积水,防止积水渗入桥梁内部对桥梁造成损害。
栏杆既能保证车辆及行人安全,又有美化桥梁的作用。
(三)隧道
在现代的交通运输中,隧道的作用也是极为重要的,它弥补了桥梁的不足之处,在穿越不易修建道路的和桥梁的山体或河流时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隧道分类
隧道同桥梁一样,也有多种分类方式。其中:
按照隧道的长度分类:分为短隧道(铁路隧道规定:L≤500m;公路隧道规定:L≤500m)
中长隧道(铁路隧道规定:500<L≤3000m;公路隧道规定500<L<1000m)
长隧道(铁路隧道规定:3000<L≤10000m;公路隧道规定1000≤L≤3000m)
特长隧道(铁路隧道规定:L>10000m;公路隧道规定:L>3000m)。
按照隧道所处的地质条件分类:分为土质隧道和石质隧道。
按照国际隧道协会(ITA)定义的隧道的横断面积的大小划分标准分类:分为极小断面隧道(2~3㎡)、小断面隧道(3~10㎡)、中等断面隧道(10~50㎡)、大断面隧道(50~100㎡)和特大断面隧道(大于100㎡)。
按照隧道所在的位置分类:分为山岭隧道、水底隧道和城市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