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督管理局“平安市场”创建工作方案与市场秩序整治和规范工作方案(共8篇)汇编
市场监督管理局“平安市场”创建工作方案
一、统一思想,加强组织领导
在商品交易市场中广泛深入地开展安全文明管理,是深化文明创建的内在要求,是安全生产的要求,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商品交易市场的安全文明管理,是对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管理部门监管水平的又一次提升,必将引起地方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强力推进安全文明管理,有效地营造守法经营、公平竞争、诚实守信、文明经商、依法监管、和谐发展、安全的投资经营环境,提升商品市场运行质量和监管水平,是我们当前市场监管的重点。为此,要高度重视,精心部署,建立沟通协调机制,成立平安市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地点设在市场规范监督管理科,徐建成局长任组长,王勇副局长任副组长,各分局长及市场规范监督管理科全体人员为成员。确保平安市场创建工作顺利推进。
二、深入宣传发动
在平安市场创建工作中,切实加强与安监、公安、消防、城管、宣传、市场主办单位和经营者的沟通联系。通过电视台、电台等新闻媒体以及标语、板报和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加大对安全文明市场创建内容的监督检查和宣传力度,做好组织实施过程中的各项舆论宣传工作,使市场主办单位和广大经营户充分认识开展平安市场创建的重要意义,广泛调动市场主办单位、经营户的积极性,形成了政府重视支
第 1 页共 30 页
持、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市场主办单位和广大经营户踊跃参与平安市场创建的良好氛围。
三、明确工作责任,严格贯彻执行
在平安市场创建活动中,结合工作实际,分解工作目标,落实工作责任。各基层市场监督管理局分局要与各市场主办单位以及市场主办单位与经营者签订责任书,明确各方具体责任,为平安市场创建提供了保障。在创建活动中,要精心组织,严格把关,分层次、分类别的开展不同市场的测评认定工作。结合本地实际,做到“三个结合三个为主”:一是坚持“软件与硬件”相结合,以“软件”为主,既推进市场硬件建设,更把市场管理软件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二是坚持部门协调推动与市场主办单位自创相结合,以企业自创为主,充分调动市场主办单位创建积极性;三是坚持形式与内容、过程与效果相结合,以内容和效果为主。在监管上,不但要坚持规范市场主办单位和市场经营者行为,还要推行上市商品准入规范。要求市场主办单位和经营者建立健全索证索票制度、台帐登记制度、市场公示制度、先行赔偿制度、市场检测等制度,在加大对市场主办单位的日常监管的同时,还要不定期的对市场主办单位的安全文明、亮照经营、划行归市、明码标价和商品检测等工作进行检查。通过上述制度的建立健全和监管,要初步建立起较为有效的安全文明市场管理方法。
四、加强监管严格考核
我局在平安市场创建的考核验收中,严格按照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管理职能,主要把好以下几关:一是把好入市退市“两个关口”。在把好“市场准入”关上,严格登记条件,对生产经营者坚持先证后照。对涉及食品生产、销售的企业和个体市场监督管理局户的经营资
第 2 页共 30 页
格进行全面清理和规范,坚决取缔无证无照经营,确保食品经营者主体资格合法有效。深入实施“肉菜粮放心工程”,坚决杜绝未经法定部门检测、检验、检疫的蔬菜、粮食、肉类及其制品进入市场交易。在把好“市场退出”关上,把不合格食品退出市场作为对监管的重要环节,建立健全行政监管强制退市和经营者主动退市相结合的管理机制。对在巡查、检查、监测等工作中发现的不合格食品、药品,该查处的查处,该退市的退市。对市场内销售蔬菜、粮食、肉类及其制品进行自检或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劝其或强制将其问题商品退出市场。对屡教屡犯的经营户,取消其入场经营资格,劝其退出经营场所,在一定时期内不得再进入同一场所经营。在退市过程中,加强跟踪检查,防止已退市的食品改头换面二次流入市场。二是坚持监管方式“两个结合”。一方面坚持专项整治与日常监管相结合。专项整治注意:以城市社区、农村和城乡结合部位为重点,开展重点区域执法检查,打击无照经营和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行为,特别是规范农村食品市场经营行为;以商场、超市、集贸市场和批发市场为重点,督促其规范经营,查处销售假劣食品大要案件;以“五一”、“十一”、中秋、元旦、春节为重点,开展节日食品专项执法检查,打击销售不合格食品和有毒有害食品问题,确保节日消费和重点食品消费安全。日常监管注重:宣传教育抓弱点。在农村集贸市场和食品摊点宣传有关食品安全知识,引导农村食品经营者增强安全责任意识、农村消费者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属地管理抓盲点。依托“经济户口”系统管理软件开展市场巡查,严格按照食品市场监管“五查五看”的要求,对各类食品批发经营户做到每个季度巡查一次,将监管职能延伸到为每个镇、每个村;典型曝光抓焦点。通过报纸、电视等媒体,对制售假冒
第 3 页共 30 …… 此处隐藏:7342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