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党史学的性质、体系、理论与方法
关于中共党史学的性质、体系、理论等问题,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曾进行过热烈的讨论,但进入90年代后就沉寂了。关于中共党史研究的方法,近年来还发表了一些文章,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但还需要继续进行探讨。在这里,谈谈自己的一点想法。
一、关于中共党史学的性质
关于这个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存在分歧。在1985年以前,中共党史一直是作为政治理论课开设的。1985年,高等学校的中共党史课改为中国革命史,只有各级党校和部分高校仍旧保留党史课。在此之后,一些党史学家明确提出中共党史不应属于政治学科,而是一门历史科学。这种认识,很快被党史界的大多数人所接受,只是在表述上有所不同。但也有的认为它既属于历史学科,又具有政治学的色彩;有的仍认为它应属于政治学,是一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科学,或历史与理论相结合的科学。有的还认为它既非历史科学,也非政治科学,而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有的甚至认为它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而是现实政治的一部分,等等。国家规定的学科分类,规定也不一样,国家标准局把中共党史放在历史学科,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把中共党史放在政治学中。那么,中共党史到底属于历史学,还是属于政治学,或别的什么学科呢?
我认为,中共党史学是一门历史学科,因为它研究的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既是历史,当然属于历史学。但是,它无疑又具有政治学的特点。张友渔等政治学家在为《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卷所写的导言中说:“历史学是一门综合性科学,政治学所研究的古今中外一切政治现象,都是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人把历史称为过去的政治,把今天的政治叫做未来的历史,因此政治学与历史学水乳交融。在政治学研究中,一方面,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要求,一切政治现象都要置于一定的历史环境中加以考察和分析;另一方面,政治学的一些研究领域,本身就是历史的一部分,如政治制度史、政治思想史、政治发展史等。”[i]历史学与政治学的关系一般来说尚且如此,历史学中与现实政治联系特别密切的中共党史,与政治学的关系就更是水乳交融,很难截然分开。可以说,中共党史学是一门带有政治学特点的历史学科,或政治性很强的历史学科。
既然如此,中共党史学就既具有历史学的特点,又具有一些政治学的特点。概括起来,可以将中共党史学的特点概括为“五性”,即历史性、科学性、政治性、理论性、现实性。
所谓历史性,就是它研究的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过去的东西,和政治学及其他一些学科着重研究现实问题不一样。
所谓科学性,是指它像其他历史学科一样,必须从客观的历史事实出发,内容必须真实、准确、可信,掺不得半点假。正如周恩来在谈到撰写文史资料时所说的,要“存真、求实”,“只有忠于事实,才能忠于真理”。科学性是中共党史的基础和生命,只有具有科学性的党史才是真正的党史。
所谓政治性,是指中共党史学与其他历史学科不一样,它是直接为中国共产党的事业服务的,与政治紧密联系,并受现实政治的制约。
所谓理论性,也是说它和其他的历史学科不一样,即它不仅要求史实的真实和准确,而且要对中国共产党的思想、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等重点加以研究,理论性更强,在表述上更具有理论色彩。如果缺乏理论性,中共党史研究就不能深入,表述就容易平淡、沉闷、一般化,不能很好地起到启发、教育、借鉴的作用。
所谓现实性,也是说它不同于历史学的其他内容,大都已经成为过去,而是同现实社会有着紧密的联系,有的内容甚至仍然是现实问题,研究它的目的也主要是为现实工作服务,具有直接的借鉴作用。正因为如此,有的著作非常强调这一点,甚至认为“同现实社会联系密切
是中共党史科学的首要特点”。
正因为中共党史学具有以上特点,所以可以从不同的方面进行研究,可以强调它的政治性,从政治方面进行研究;也可以强调它的科学性,从学术方面进行研究。由于研究的角度不同,就形成了几种各具特点的中共党史学。
有的学者认为有两种中共党史学,即官方的中共党史学和学者的中共党史学。事实上有三种中共党史学,除了以上两种以外,还有一种民间的中共党史学。所谓官方的中共党史学,即按照官方的要求所作的研究和撰写的中共党史,它主要是从中国共产党本身的角度进行研究的,更强调中共党史学的政治性、服务性、教育性;所谓学者的中共党史学,即学者所进行的研究和撰写的中共党史,它更多地是从客观的角度进行研究的,更强调科学性、真实性、学术性;所谓民间的中共党史学,即民间自由进行的研究和撰写的中共党史,它主要是从个人的角度进行研究的,更强调研究和言论的自由性。这三种中共党史学看起来确实是不一样的,并因目的和要求的不同,在很多方面常常发生矛盾。但是,不管哪一种中共党史学,不管从哪个方面,根据什么目的进行研究,中共党史学本身的特性都是不能缺少的,也是无法回避的。例如中共党史学的科学性,不管哪一种中共党史都是应该具有的,离开了科学性, …… 此处隐藏:4114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