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祖璋
给下列红字注音:
灼 ( zhuó )伤
裸(luǒ)子分泌(mì ) 花卉(huì )
n 蜜腺(Xià )花萼( è ) 虞( yú )美人 i 充沛( pè )
靛(dià )青 n并蒂(dì)
阅读感知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 解说“花红”的科学原理 的? 请把表明这几方面的重点 语句勾画出来
课文从哪几个不同的角度回答 了这个问题?试试看,你能不能 列写出文章的结构图。
一、先提出说明中心——花儿为什么这样(总)二、再从不同角度说明原因 (分)
花 儿 为 内部原因 生理需要(保护作用) 什 进化观点(发展过程) 么 这 自然选择(昆虫作用) 样 外部因素 人工选择(增添新种) 红三、最后总结全文:概括花红的原因(总)
物质基础(有无色素) 说明顺序 物理原理(光波反射)
由 主 到 次
由 内 到 外
逻辑顺序
大自然的杰作 人工培育的成果
合作探究
课文分别运用了什么说明 方法来阐释“花 红”的原因的? (请举例说明)
第四段在说明花的变色现象时,采 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举例子。举了变色的一个特殊例 子:添色木芙蓉,具体说明了花儿 颜色的变化是由于物质基础的变化 造成的。
第6段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 用?举例子。举了野生状态中在阳光 强烈的地方或阳光微弱的地方,花 儿分别呈现红、橙、黄色或蓝色的
原因。具体的说明了花儿呈现不同的颜色有它生理上的需要。
试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以第6段为例①“花的组织,尤其是花瓣,一般都比较柔嫩。”此句中的“一般”是指多数情况。表明
多数花瓣具有柔嫩的特点,但也不排除例外。②“蓝花反射短光波,吸收微弱的热效应大
的长光波。”此处的“微弱”指强度不大,准确的说明了此处长光波不会灼伤花瓣且对蓝花 的生理起到有利的作用。
5、 第四段最后一句话表达的很准 确,请找出一两个词来加以分析。“一般”和“大都”。这两个词的意思是指大 多数。他们准确的说明了初开时浓艳,后来 渐渐褪色的现象,是大多数花朵具有的,但 也不排除有例外的现象。 “渐渐”。是逐渐的意思,这个词准确的表 明一般的花褪色的过程是逐渐变化的。 以上的词都体现出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5、 “人工栽培的历史仅有二三百 年,却已有上千种形状、颜色不同的 品种”句中加红的“仅”“已”两词 位置为什么不能互换?“仅”表示只有,“已”是已经的意思。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个词强调了人工选择费时少而收效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换位则与文章原意不符合了。所以原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的两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 结
这是一篇科普说明文,文章从不同 角度介绍了有关花朵为什么这样红的科 学知识,重点说明花朵的红色是它自身 的各种条件和需要以及自然、人工等因 素对它的作用而形成的结果,赞颂了人 类创造性的劳动。
有人统计了4197种花的颜色, 作了如下的分类:颜 白 色 黄 红 蓝 紫 绿 橙 茶 黑
种 1193 951 923 594 307 153 50 类
18
8
请说说自己的发现
1、白色的花为什么多呢? 2、 鲜花中,惟独黑色花极少见, 这又是为什么?
3、那么自然界中的几 种黑色的花应生活在 什么样的环境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