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影响。
3.旅游业是一项极不稳定的出口产业。受季节变化、自然地理要素变化、经济变化、政治变化等多种要素影响极为复杂多变。
12. 旅游对人文环境的影响
(1)建筑污染,风景区内的建筑特点往往不能与自然美有机地融为一体,这就产生了建筑污染。
(2)带状发展和蔓延,风景区内的基础设施沿山谷、海岸线等呈带状发展。
(3)基础设施超负荷,在旅游旺季风景区的基础设施不能满足游人的需要。
(4)与本地居民隔离,风景区与周围村庄的空间分隔造成社会隔离。
(5)交通堵塞,交通堵塞是风景区发展的严重问题。
13. 国家的基本特征
国家具有保持内部稳定、不受外来控制和侵入(干涉)能力的独立主权政府领导下,占有一定领土的、有组织的政治地理单元。
特点:(1)拥有确定的领土
(2)具有一定数量的定居人口
(3)拥有被其国民需要和承认、行使诸如国家、外交等职能的政府
(4)拥有主权
14.简述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内涵
1.可持续发展突出强调的是发展
2.可持续发展认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联系,互为因果
3.在环境保护方面每个人都享有正当的环境权利
4.要求人们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
5.加快环境保护新技术的研制和普及,并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 论述题
1.根据人口迁移的空间规律,分析中国人口的现状
1.大部分的移民是短距离的迁移,长距离的移民一般倾向于迁移到大的工业中心,大都市的人口增长主要是人口迁移的结果,相对而言,人口的自然增长不大重要。
2.两地间的净迁移在总迁移量中所占比重不大,从源地向目的地的任何迁移都会有一个从目的地“返回”补偿流。
3. 乡村居民比城镇居民更富有迁移性。
4. 短距离的迁移以女性居多,在较富有冒险性且距离遥远的迁移中男性居多。
5.大部分移民是年轻人,有祖国携家带眷全家移出是很少见的。
6.迁移的主要方向是从农业地区迁至工商业中心,迁移的主要动机移经济为主。
我国人口迁移呈现出从西向东、从小城镇到大城市发生深刻转向。作为流动人口主体的农民工群体,在农村从事农业的青壮年人很少。基本上女性务工者选择在离家较近的城市打工而男性务工者偏向到离家较远的大城市。我国人口迁移基本上是相对的从源地向目的地的任何迁移都会有一个从目的地“返回”补偿流但这种想象主要是出现在城市之间为主。
2.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及其变化,分析现代工业布局特点。
(一)自然条件
1.地貌条件——厂址选择(坡度、面积、坡向、地质灾害等)
2.气候条件——影响较小(创造人工气候,但投入较大)
3.水文条件——供水(数量、质量)排水(环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