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职工劳动保护管理措施

时间:2025-07-13   来源:未知    
字号:

职工劳动保护管理措施

1.职业操作预防措施

(1)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并为劳动者提供合格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2)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专业人员,负责本单位的劳动保护管理工作;

(3)不得将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转移给不具备职业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

(4)优先采用有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

(5)制订劳动保护管理计划和实施方案;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6)对可能发生急性只有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设置 报警装置,配置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放泄避险区。

(7)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当载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

(8)不得安排未成年人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

(9)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定期对工作场所经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评价。检查、评价结果存入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档案,定期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向劳动者公布。

(10)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建立、健全只有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

故应急救援预案。

2. 劳动保护用品的配备

(1)高处作业 配备的主要劳动保护用品:安全帽、安全带、防滑工作鞋

(2)有碎屑飞溅的作业 配备的主要劳动保护用品:防异物伤害护目镜、一般性工作服

(3)地下挖掘建筑作业 配备的主要劳动保护用品:安全帽、防尘口罩、塞栓式耳塞、减震手套、防砸安全鞋、防水工作服(包括防水鞋)

(4)接触使用锋利器具 配备的主要劳动保护用品:一般性的工作服、防割伤手套、防砸安全鞋、防刺穿鞋

(5)操纵转动机械手套 配备的主要劳动保护用品:护发帽、防异物伤害护目镜、一般性的工作服

3.劳动保护用品的使用

(1).凡进入施工现场的所有人员,都必须按要求正确配戴安全帽。作业中不得将安全帽脱下,搁置一旁,或当坐垫使用。

(2).国家标准中规定佩戴安全帽的高度,为帽箍底边至人头顶端(以试验时木质人头模型作代表)的垂直距离为80~90mm。国家标准对安全帽最主要的要求是能够承受5000N的冲击力。

(3).要正确使用安全帽,要扣好帽带,调整好帽衬间距(一般约40~50 mm),帽衬不得轻易松脱或颠动摇晃。领取安全帽时应立即检查,发现有缺衬缺带或破损的安全帽应立即更换,不准使用有安全隐患的

安全帽。

(4).使用安全带时要高挂低用,防止摆动碰撞,绳子不能打结,钩子要挂在连接环上。当发现有异常时要立即更换,换新绳时要加绳套。使用3m以上的长绳要加缓冲器。

(5). 在攀登和悬空等作业中,必须佩戴安全带并有牢靠的挂钩设施,严禁只在腰间佩戴安全带,而不在固定的设施上拴挂钩环。

(6).安全带不使用时要妥善保管,不可接触高温、明火、强酸、强碱或尖锐物体。使用频繁的绳要经常做外观检查;使用两年后要做抽检,抽验过的样带要更换新绳。

(7).悬挂在施工现场的水平网内不得存留建筑垃圾,网下不能堆积物品,网身不能出现严重变形和磨损,以及是否会受化学品与酸、碱烟雾的污染及电焊火花的烧灼等。

4.重点部位安全防护措施

(1)焊接作业安全防护

(1)分散焊接点可设置移动式锰烟除尘器,集中焊接场所可采用机械抽风系统;

(2)在容器内施焊时,容器应有进、出风口,设通风设备,焊接时必须有人在场监护;

(3)流动频繁、每次作业时间较短的焊接作业,焊接应选择上风方向进行,以减少锰烟尘危害;

(4)在密闭容器内施焊时,容器必须可靠接地,设置良好通风和有人监护,且严禁向容器内输入氧气。

(5)焊接作业场所应通风良好,可视情况在焊接作业点装设局部排烟装置、采取局部通风或全面通风换气措施。

职工劳动保护管理措施.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
    二维码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