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学前各年龄儿童的心理特征与教育要领
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 →婴儿期(乳儿期) 0~1岁 新生儿期 0~1月 婴儿早期 1~6月 婴儿晚期 6~12月 →先学前期 (幼儿早期) 1~3岁 →学前期(幼儿期) 3~6岁 幼儿初期 3~4岁 幼儿中期 4~5岁 幼儿晚期 5~6岁 →学龄期 6、7岁~18岁 学龄初期 6、7~11、12岁 学龄中期 11、12~14、15岁 学龄晚期 14、15~17、18岁
一、出生至周岁儿童的心理特征与教学要领
(一)出世至周岁儿童的心理特征生理发展
心理发展
生理发展
心理发展(1)感知觉的发展(2)社会性发展 (3)动作发展 (4)认知发展
胎内、胎外环境有什么区别?
新生儿适应变化了的环境,主要 依靠低级中枢实现的本能活动, 即无条件反射
惊人的本能――无条件反射吸吮反射:手指放入婴儿口中;吸吮;永久性; 有利于喂食 搜寻反射:抚触婴儿嘴角或面颊;转头寻找刺激 物;3周;帮助婴儿找到乳头 游泳反射:将婴儿放入水中;踢水玩水;4~6个 月;发生意外可以帮助婴儿存活 迈步反射:扶助婴儿腋下并使其光脚着地;做迈 步动作;2个月;为行走做准备 抓握反射:手指放在婴儿掌心并轻按紧紧抓住刺 激物3~4个月为幼儿抓握能力做准备 巴宾斯基反射:物体触及婴儿脚掌心;五个脚趾 成扇形;8~12个月;尚未知晓 眨眼反射:物体或气流以及光照刺激婴儿眼睛; 眨眼或闭眼;永久性;在不良刺激中保护婴儿 惊跳(莫罗)反射:突发的噪音刺激或由高出猛 然下降;弓背、伸直腿和手臂;6个月;有助于 婴儿抱住母亲 击剑反射:婴儿仰卧时将其头转向一侧;伸出该 侧手臂和腿呈击剑姿势;4个月;可能为婴儿够 物做准备
新生儿的无条件反射,在婴儿长大到几 个月时会相继消失。 儿童最初的本能活动是儿童最初学习的 基础 条件反射对儿童最初生活的意义在于: 条件反射既是生理活动,又是心理活动
儿童最早条件反射出现的时间,或者 说第一个条件反射出现的时间,决定 于开始训练儿童建立条件反射的时间
儿童出生后第1个月, 心理已经发生
手眼协调动作开始发生: 眼和手的动作能够配合,手的运动能够和眼 球运动——视线一致,按照视线去抓住所看 见的东西手眼协调动作的发生,大致经历以下阶段: 1.动作混乱阶段 2.无意抚摸阶段
3.无意抓握阶段4.手眼不协调的抓握 5.手眼协调的抓握
开始认生(5-6个月的孩子):认生是儿童认识能力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变化
感知辨别和记忆能力发展情绪和人际关系发展
婴儿晚期:从半岁到周岁身体动作迅速发展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 (1)从整体动作到局部、准确、专门化的动
作 (2)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 (3)从中央部分的动作到边缘部分的动作 (4)从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动作 (5)从无意动作到有意动作
坐、爬、站、走这些动作都是在 6-12个月期间学习的
“二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三翻六坐,七滚八爬”
手的动作开始形成: 五指分工动作的发展 双手配合 摆弄物体 重复连锁动作
语言开始萌芽
依恋关系日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