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相关,行业内的科技人员比重远远低于其他行业。
二、加快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体系建设的对策
1、健全城市社区和农村乡镇生活性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在城市社区设立“七统一”的回收站点,即统一规划、统一标识、统一着装、统一价格、统一衡器、统一车辆、统一管理和规范经营的再生资源回收站点。按照布局合理、网络通畅、标识醒目、环境洁净、管理规范、交售便利的要求,根据居民居住密度,在一定服务半径范围内设置回收站点;农村、乡镇及社区回收网点可按照居民户数设置简易收购站点或固定收购站点;不能提供回收站点所需场地的,可设立流动回收站点。
2、完善非居民区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对企事业单位即非居民区再生资源的回收,采取回收企业(站点)定时、定点上门回收的方式,由统一标识、封闭式分类回收车运输至集散(交易)市场。积极探索建立虚实结合的网络交易新模式,以资源为核心,以网络为媒介,试点企事业单位在线回收电子交易。
3、组建生产性废旧金属回收企业(集团)。根据生产性废旧金属的物理特性、行业分类,采取股份制或中外合资等多种经营方式,组建专业性较强、规范化程度较高的企业(集团),合理引导回收企业多元化发展。
4、完善再生资源集散(交易)市场建设。再生资源集散(交易)市场建设要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环保的要求,与居民区相对隔离,且便于运输,具有一定的规模;市场内每个摊位经营面积不应低于100平方米,储存场地要相对固定,有围墙隔断,避免造成二次污染;必须备有合格、完善的消防设施,符合公安消防有关规定;初步具备储存、集散、初级加工、交易、信息收集发布等功能。
5、加强回收行业从业人员的教育和管理。采取疏导结合的办法,整合收编现有回收行业从业人员。通过制订、实施回收行业从业人员从业资格标准、管理办法,落实管理责任制,严格对从业人员的持证上岗规定。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基层收购人员特别是农民工的从业技能培训,结合相关专业教材制定出适合本行业特点的培训方案,通过多种途径培训出懂技术、懂管理的专业人才,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升行业服务。
6、大力开展回收利用可再生资源的全民宣传教育。回收利用可再生资源,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应成为全民共识。要大力进行宣传教育,从娃娃开始抓起。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垃圾分类投放回收,鼓励使用再生利用产品。
7、加强宏观调控,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一是加快出台或制定市场规则、政策法规,健全组织、协调、监管、规划和服务等功能,努力促进再生资源产业尽快走向法制轨道。二是优先扶持龙头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坚决关停设备技术落后、资源不足、经济效益差的一般加工企业,集中优势,稳定发展一批深加工企业,加快发展一批自加工企业,特别是提高化工、冶金、轻工、电子等企业的废弃物资源化程度。三是对再生资源回收经营单位落实减免税费政策。四是把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项目用地纳入城市规划,并在资金、用地上给予支持。对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项目,包括市场、分拣等设施建设项目应优先保障用地。五是对再生资源回收运输车辆给予享受城市环卫运输车辆的同等政策,对有统一标识的再生资源回收运输专用车按全市现行资源综合利用专用车辆减征养路费的政策执行。六是鼓励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优先购买再生利用产品,对使用财政资金进行政府采购时,在性能、技术、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