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CuO掺杂对高磁导率MnZn软磁铁氧体性能的影响(2)

时间:2025-07-07   来源:未知    
字号:

试制样环T25×15×10阻抗Z三个主要参数)的影响。

2 实验方法

2.1 样品制备

采用传统的氧化物湿法铁氧体工艺(一次配料

→一次球磨混合→干燥→预烧→二次配料→二次球磨混合→干燥造粒→压制成型→烧结→测试)进行试验。以分析纯的Fe2O3(Fe2O3≥99.5%)、

Mn3O4(Mn≥71%)和ZnO(ZnO≥99.7%)为主原材料,按照配方Mn0.48Zn0.47Fe2.05O4进行称量配料,一次球磨后预烧,预烧温度设为850℃,保温2h。二次配料时将预烧过的粉料平均分成6份,各掺入0.2

表1 不同CuO掺杂量的Mn0.48Zn0.47Fe2.05O4

铁氧体的烧结特性

CuO掺杂

1300℃℃℃℃℃

量x/wt%0 0.02 0.05 0.1 0.2

密度偏低,烧结温度不足 密度偏低,烧结温度不足 密度偏低, 烧结温度不足 密度

合适

偏低

表面晶

合适

斑,过烧

合适

合适

表面晶 斑,过烧

表面晶 内部出现

合适

斑,过烧大结晶

表面晶斑,内部出现大结晶,严过烧 重过烧 内部出现大结晶,严重过烧

wt%的Bi2O3, 其中5份再分别掺入0.02 wt% 、0.05 wt% 、0.1wt%、0.2wt%、0.3wt%的CuO(纯度99.0%),干燥后加入8wt%的PVA胶水进行造粒,然后用TPA16T成型机压制成 25× 15×10mm的样环,最后把样环置于钟罩炉中以设定的烧结气氛曲线进行烧结,最高温度1400℃,保温4h,之后快速冷却。

2.2 性能检测

烧结好的样品分别标识并用游标卡尺测量其外形尺寸,用排水法测试其密度。用 0.31mm的漆包线在样环上绕10匝(按360°分布,引线长度为1cm),在0.25V测试电压和1kHz~500kHz的频段用HP4284A电桥测定样品的L-f特性,配合恒温箱测定样品L-T特性,并用公式µi=

体积密度5.08g/cm3,达到理论密度的99.61%。当烧结温度高于1325℃时,试样表面出现晶斑,体积密度随烧结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这说明此时材料已经出现过烧,内部形成粗大晶粒。掺杂

0.2wt% 和0.3wt% CuO的铁氧体烧结温度在1300~1275℃之间,当烧结温度高于1325℃时也出现过烧现象,不同CuO掺杂量时

L/[lg(D/d)×h×N2×4.62]计算其磁导率,式中L为电感值,D、d、h分别为样环外径、内径、高度尺寸,

N为绕线圈数。然后在0.25V测试电压和1kHz~ 2MHz的频段用HP4192电桥测定样品的Z-f特性。采用X射线衍射仪对烧结样品进行物相分析。把样品压断,用SEM扫描电镜将样品断面放大2000倍观察其晶体形貌。

Mn0.48Zn0.47Fe2.05O4铁氧体的最佳烧结温度如表1所示。由此可见,CuO掺杂可有效降低铁氧体的烧结温度。铁氧体体积密度随烧结温度和掺杂量变化的原因是:CuO属于较低熔点(熔点1064℃)的氧化物,在软磁铁氧体中作为助熔剂掺杂进去,在烧结过程中先产生液相,液相的出现,加速了离子重排,从而降低了烧结温度,并有效抑制了ZnO的挥发,增大了材料的体积密度。很明显,CuO掺杂量为0.1wt%时,可使Mn0.48Zn0.47Fe2.05O4铁氧体的烧结温度从1400℃ 降到1300℃,而且在1325℃。 烧结时具有较理想的体积密度(5.10g/cm3)

3 结果与分析

3.1 烧结特性分析

掺杂不同量CuO的Mn0.48Zn0.47Fe2.05O4铁氧由体体积密度与烧结温度的关系曲线如图1所示。图1可知,未掺杂试样的烧结温度为1400℃,体积密度4.92g/cm3,为MnZn铁氧体理论密度(X光密度dx=5.10g/cm)的96.47%。掺杂0.02 wt%和

3[2]

3.2 物相分析

通常在软磁铁氧体配方中加入CuO主要起助熔作用,可以在较低的温度生成大晶粒铁氧体。

0.05 wt% CuO的试样烧结温度在1375~1350℃之间。掺杂0.1wt% CuO 的试样烧结温度在1300~

1325℃之间,其中1325℃烧结的试样具有较高的

CuO掺杂可以防止Mn2+离子氧化变价,因为Cu

38 J Magn Mater Devices Vol 40 No 4

Intensity (cps)

Intensity (cps)

图3 掺杂CuO的Mn0.48Zn0.47Fe2.05O4 铁氧体的SEM 照片

出现在晶粒上。对于掺杂0.1wt% CuO、1325℃烧,没有任结的Mn0.48Zn0.47Fe2.05O4铁氧体(图3b)何气孔,晶粒饱满致密,大小均匀,粒径15~20µm。对于 掺杂0.3wt% CuO、1275℃烧结的

Mn0.48Zn0.47Fe2.05O4铁氧体(图3c),晶粒大小不匀,晶界出现气孔;当温度上升到1325℃时,晶粒出现异常长大(图3d),晶粒和晶界都有大量气孔生成,烧结样品出现翘曲,说明此时样品已经过烧。形成气孔的原因是,烧结温度过高,材料中ZnO挥发,产生气泡,温度越高挥发越大,而CuO掺杂可以使铁氧体烧结温度大幅度降低,减少ZnO的挥发,避免晶粒或晶界气孔的形成。出现异常结晶是因为随着CuO掺杂量增大,样品过烧,晶粒迅速长大,所以掺杂0.3wt% CuO、1325℃烧结样并形成异品的晶粒比掺杂0.1wt% CuO 样品的大,常晶粒和大量气孔。

以上结果表明,适量CuO掺杂能有效降低

离子在高温时为Cu+,降温时2Cu+ + O2→2Cu2+O,即夺取Mn2+所需氧化的氧。另外,生成的低熔点

CuFe2O4在晶界处将MnZn晶粒包围,可以防止氧侵入[3]。但这种掺杂方法由于另相的生成,会使铁氧体磁导率大幅度下降。为了不影响起始磁导率,必须严格控制其掺杂量,即在不生成杂相的情况下

起到助熔作用,降低高磁导率铁氧体的烧结温度。

图2为掺杂CuO前后Mn0.48Zn0.47Fe2.05O4铁氧由图2可知,当掺杂量 …… 此处隐藏:1057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CuO掺杂对高磁导率MnZn软磁铁氧体性能的影响(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
二维码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