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2)

时间:2025-07-13   来源:未知    
字号:

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

2、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道德作为社会现象,属于社会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必须而且只能从人类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本身去探讨道德的起源。 首先,道德萌发于人类早期的劳动和简单交往。

其次,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主观条件)。

(二)道德的本质

1、道德的内涵

道德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意识形态,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的,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个人内心信念和价来维系的,以善恶评价为标准的,评价人们的行为,调节、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道德也是人们发展自己的一种特殊力量和方式。

2、道德的内涵揭示了道德的本质 本质: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的本质是被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社会意识。 首先,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着各种道德的性质。

其次,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着各种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

再次,在阶级社会中道德具有阶级性。

第四,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

二、道德的功能与作用

(一)道德的主要功能

1、 认识功能

2、 调节功能

(二)道德的社会作用

作用是指功能的发挥和实现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和实际效果。

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

三、道德的历史发展

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
二维码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