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杏树栽培历史和地理分布
中国栽培银杏树的历史较早,从现存古树的树龄来看,商、周之间(大约公元前11世纪)银杏树即有栽培。但是这种栽植不具规模,只是零星散生于佛教和道教的寺庵和观院。作为采种核食用的产业性栽植,始于三国时期的江南。黄河中下游的银杏树产业性栽植,大约在公元11世纪,从浙、皖传入;山东郯城及江苏邳县位于沂河两岸,是我国最北的白果集中产区,银杏树栽植历史千余年,产业栽植的历史应晚至南宋到元朝时期,与江苏“三泰”产区同期,种源来自浙江、皖南,可以品种类群为证。江苏南部的银杏树栽植历史更晚,大约在清朝同治至光绪初期,19世纪后半叶,距今100余年。银杏树栽培技术和生产上使用品种,则以江苏的泰兴和吴县最早,家佛指和大佛手是中国民间选育最早的地方银杏品种。
银杏树在我国的自然分布范围很广。北达沈阳,南到广州,东南到台湾省的南段,西抵西藏的昌都,东到浙江的舟山普陀岛。约北纬21°30~41°46,东经97°~125°。从水平分布状况看,以北纬30°线附近的银杏树,其东西分布的距离最长,随着纬度的增加或减少,银杏树分布的东西距离逐渐缩短,纬度越高银杏树的分布愈越向于东南沿海,纬度越低,银杏树的分布越趋向于西南部的高原山区。这说明银杏树喜
温凉湿润的气候。银杏的垂直分布,也由于所在地区纬度的不同,分布的海拔高度也不完全一样。在我国东部海拔30~1100m,在西部达1700~2000m。影响银杏树自然分布的因素除纬度和海拔高度外,地形和土壤也是很重要的因子,如积水涝洼,土壤含盐量过高,均直接限制着银杏的发展。因此,在银杏树的自然分布区范围内,银杏多呈点状分布。 上述分布区虽然很广泛;但主要是庭院绿化的栽培范围,并不完全是以生产白果或用材的产业栽培范围;例如:辽宁沈阳市在庭院内以房屋作掩护,有避风向阳的小环境,银杏可以开花结实,但是在大田中;银杏树因受冻害而不能正常生长发育。不加分析地记载为银杏树分布到沈阳,即表明可以栽植,必将在生产上造成失误。我国白果产业性栽培区比较集中,即使在一个县(市)内,也并非遍及全县(市),而是集中在几个乡(镇)。山东省的郯城、江苏省的邳县,在沿沂河两岸,是最北的产区,河南省的新县、光山县,为淮河上游的山丘地区;江苏的泰兴、泰县、泰州,为里下河地区,江苏吴县集中于太湖的东山和西山,浙江的长兴、富阳、临安、诸暨及安徽的歙县、绩溪、宁国;宣州,位于浙江省天日山的东西两侧,湖北省大洪山区的随州、安陆、孝感、京山一带,最南为广西北部的灵川、兴安和全州沿海洋山山脉。在平原地,多集中在江河泛积平原,在山丘地区,多集中在山
丘间洪积谷地和坡积山麓。这些产区都是分隔的,靠零星栽培的单株将这些产区藕断丝连地连接起来。
银杏树市场网http://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