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及反思

时间:2025-07-14   来源:未知    
字号:

第1页 共2页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设计说明

《与朱元思书》是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是吴均写给朋友朱元思描述富春江山奇山异水之绝美而抒发自己心志的一篇佳作。学习这篇文章可以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写景的特色。

在教学中,采用自主、合作阅读方式,引导学生去体验、感悟本文托物言志的思想内涵。

二、教学目标

(一)反复诵读,借助工具书自主阅读,并理解翻译课文。

(二)体会文中“追求自由”的情怀,理解作者所创设的意境,把握课文的主旨。

三、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引

1

(1)读准音,在文中圈画应积累的生字并标记读音。

(2)读顺文,能够准确划分句子内部的停顿,流畅、清晰地朗读课文。

(3)读懂意,能够领会句子及文章大意。 2课:

用幻灯片放祖国美丽的山水画面并配合播放歌曲《高山流水》,学生交流自己对祖国美好山水的感受。教师小结:自然的山水能洗涤人的心灵,古往今来,有无数文人寄情于山水之间,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明篇。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吴均的《与朱元思书》。

(二)诵读感知

1、听读:明确读音和句读。(多媒体)欣赏:课文录音及画面,要求仔细听,并在书上记下读音、句读。

2、朗读:学生齐读和自读相结合,注意重读,和语气的轻重缓急,再读课文,感受文章中山水之美。(侧重在句读方面。适当兼顾学生的情感表达。)

3、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三)字句疏通,初步理解课文。

1、学生结合课文下注释,通过小组讨论,相互交流,疏通文意。教师指导识记。

2、学生交流对课文主要内容的理解。

3、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师生共同解决。(教师对于疑难问题及时解答,如“东西”“夹岸”“泠泠”等的解释。)

(四)教学的重难点

1、再次朗读课文,考虑:文中哪一句话最能概括课文所写景色的特征?为什么?

2、讨论:作者是怎样一步步展现山之“奇”和水之“异”的?

3、讨论:你认为作者在这幅优美的山水写意画中要表达什么呢?

突破方法:先由学生讨论、发言,教师再给予引导。

四、拓展延伸

我们还学过哪些寄情于山水之间的作品?试着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谈谈作品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抒发了怎样的情怀?

教学反思

这节课教和学的活动中确定了目标,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一种成功的愉悦感。在引入课题后,即出示教学目标,在其引导下,分步实施完成。通过合作、交流、探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本文是一篇美文,是学生积累的最佳材料,在一课时内力求达到背诵。课堂上,学生的自读、教师的范读;个别学生的试读、全体学生的齐读齐背;穿插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让学生在诵读中熟悉、理解、品味、鉴赏、记忆、积累。多媒体的运用,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手段。力求通过课件的介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学习方法,完成学习目标。

第2页共2页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及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
    二维码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