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本章概述】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理论要点的讲解使学生明确人的
本质,明确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把握人生环境中的各 种关系。通过课堂思辨、实践锻炼等的学习,学会明辨人 生问题的是与非,明确自身人生的意义和追求。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内容框架: 2.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3.科学对待人生环境。 ◆学时安排:课堂教学 4学时;课后实践 4学时
导入:天堂与地狱
有一个人和上帝讨论天堂和地狱的问题。上帝对他说:“来吧!我 让你看看什么是地狱。”他们走进一个房间。一群人围着一锅肉汤,但 每个人看上去一脸饿相,瘦骨伶仃。他们每个人都有一只可以够到锅子 的汤勺,但汤勺的柄比他们的手臂还长,自己没法把汤送进嘴里。有肉 汤喝不到肚子,只能望“汤”兴叹,无可奈何。 “来吧!我再让你看 看什么是天堂。”上帝把这个人领入另一房间。这里的一切和上一个房 间没有什么不同。一锅汤、一群人、一样的长柄汤勺,但大家都身宽体 胖,脸色红润,正在快乐地歌唱着幸福。 “为什麽?”这个人不解的 问道:“为什麽地狱的人喝不到肉汤,而天堂的人能喝到肉汤?”上帝 微笑着说:“很简单,在这儿,他们每个人都会喂别人。”
读此寓言,你体会到人人喂我,我喂人人没有?
【理论要点】
1、科学认识人的本质 2、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3、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 4、人生环境及其内容
一、科学认识人的本质
案例材料一:怎样认识人?
相传古希腊有一个人面狮身的怪兽,叫斯芬克斯。 它盘踞在一个山路口,向过往的行人询问各种问题,谁 若回答不出,就会被它撕成碎片,吞进肚里。有一天, 一个名叫俄狄浦斯的青年经过,斯芬克斯给他出了一 个难题,要他猜一个谜语:“什么动物早晨用四条腿 走路,中午用两条腿走路,傍晚用三条腿走路。腿最 多的时候是他最软弱的时候。”俄狄浦斯很聪明,一 下子就猜中了谜底,回答是“人”。因为人在幼年时 用四肢爬行,长大了用两条腿走路,老年时加了一个 拐杖,幼年是一生中最软弱的时候。于是斯芬克斯大 叫一声,从悬崖上跳下去,摔死了。
——斯芬克斯之谜
恩格斯分析说,这个斯芬克斯就是大自 然,它向每个时代、每个人提出了“怎样 认识人”这样一个问题。谁能正确认识人, 正确认识自然,正确地回答问题,谁就能 顺应大自然,与自然保持和谐的统一,从 而获得胜利;谁不能正确认识人,发挥人 的作用,谁就会被大自然吞噬掉,遭受大 自然的惩罚。
一、科学认识人的本质
1、人的自
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人首先具有自然属性
一、科学认识人的本质
2.人的本质属性在于社会属性 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是辩证统一的。人的社会属性是 人的本质属性,自然属性受制 于社会属性。社会属性决定着自 然属性,从而决定了人的本质。
3.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社会关系包括物质的社会 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二者 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正是现 实的社会关系塑造着人们,形 成人的本质。
4.人的本质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 不是一成不变的
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人的本质是不 同的。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关注现实 的、具体的人,强调把人与人之间一定的 社会关系作为研究对象,探索在历史上变 化着的人的本质,是最科学的理论。
5、对关于“人的本质”的错误观点的剖析 人的本质就是人的自然属性 即食欲、色欲、情欲、求生欲? 物质泛滥,把人引到吃、喝、 玩、乐上去,忽视精神、理想 上的建树。
辨析: 人的本质是自由
自由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不要任何法律、 道德和纪律约束的自由,是根本不存在的。
辨析:人的本质是自私的?
把人性混同于动物的本能,把人的本质归 结为人的自然属性。 这种观点认为自私是永恒的、绝对的,凡 人都是自私的。
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1、人生态度的概念 人生态度,是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形成的 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 意愿。 人生态度的形成既是一定社会环境影响的 结果,也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其中, 认知、情愿、意志是起着主要作用的三种 心理要素。
2、端正人生态度 人生须认真; 人生当务实; 人生应乐观; 人生要进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