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配的主体——国家 分配的对象——社会产品 分配的目的——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 财政学研究的对象-----政府
资源配置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它关注在资源总量既定的条件下的社会产品结构。财政政策会影响社会资源的使用方式和产品结构。
收入分配反映了社会经济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关注在社会收入总量既定的条件下各人的收入份额。财政政策会影响收入分配状况,因此具有收入分配职能
财政参与的内容:调节企业利润水平 ②节居民的个人收入
财政的职能:①资源配置职能 ②调节分配职能 ③稳定和发展经济的职能
稳定和发展经济的职能
指标:①充分就业 ②物价稳定 ③经济增长 ④国际收支平衡
内容:
How to realize it:
通过国家预算来调节:
当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时:
当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时:
通过制度性安排,发挥财政“内在稳定器”的作用。
累进税率:
税收增长幅度大于国民收入增长幅度:
预算外收入的范围主要包括:
(1)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凭借政府职权筹集的资金等。
(2)向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征收、募集或以政府信誉建立的具有特定用途的各种基金(资金、
附加收入)。
(3)主管部门从所属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集中的管理费。
(4)用于乡镇政府开支的乡自筹和乡统筹资金。
(5)其他。
预算收入包括: 税收收入、国有资产收益、债务收入、其他收入
社会总产品包括C、V、M三部分。纯收入M是财政收入主要的经济来源。社会总产品中的V是财源的补充。补偿价值C。
财政收入与社会总产品价值构成的关系
C、V、M三者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研究二者关系应着重研究社会总产品价值构成中成本因素C和V的变化对M从而对财政收入的影响。
在总产品一定且V不变时,
降低C,是增加M和增长财政收入的主要途径。
降低C,要根据生产资料的性质区别对待。
降C1,增加企业纯收入和财政收入。
降C2,如折旧率过高: 如过低,牺牲企业后劲。
在总产品一定且C不变时,
V增大,M减少;
V减少,M增大。
因此充分调动劳动者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对增加企业利润和财政收入有着重大意义。我国财政收入规模增长趋势。绝对数额不断增长,相对数额有不断下降的趋势。
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几个因素。①经济发展水平 ②价格 ③GDP分配制度
A.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制约。
一般而言,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多,则该国的财政收入总额较大,占国民生产总值或
国民收入的比重也较高。
B价格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
财政收入增长率与物价上升率大体一致即财政收入只有名义增长,而实际不增不减。 财政收入增长率低于物价上升率即财政收入名义上正增长,而实际负增长。
财政收入增长率高于物价上升率即财政收入实际增长大于名义增长。
C. GDP分配制度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制约。
经济发展水平是分配的客观条件,GDP就是可供分配的蛋糕。
蛋糕的大小决定财政收入规模; 但在蛋糕大小固定的条件下,通过在政府、企业、个人三者之间按不同的比例分配也会影响财政收入规模.
即分配制度对财政收入规模具有制约作用。
财政收入结构(P15)
(1)财政收入的产业结构
第一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第二产业: 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第三产业:也构成财政收入的来源因素,且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越来越高,将
会成为财政收入重要的新的增长点;
(2)财政收入的所有制结构。
分类:全民、集体、私营、个体经济的收入;
外资企业的收入、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收入;
股份制企业的收入。
(3)财政收入的地区结构
我国各地区的发展很不平衡。东部地带是我国财政收入的来源地带。
生产力的合理布局,不仅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平衡发展,而且是影响财政收入的重要
因素。
财政支出作为重要宏观经济调控手段之一,已被广泛使用。
财政支出直接构成和影响社会总需求,因而调节财政支出规模就可以达到调控社会
总供需关系的目标;
财政支出结构的确立与调整,则对社会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形成和变动,对国家
职能的履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失业分类:
①擦性失业 ②季节性失业 ③结构性失业 ④周期性失业
税收与国家的关系
税收是国家实现其职能的物质基础
税收是以国家为主体,以国家政治权利为依据的对特定产
品的分配
税收属于分配范畴:体现着征纳关系和一定的分配关系。
税收的特征
① 税收的强制性。② 税收的无偿性。 ③ 税收的固定性。三个特征是密切联系的
狭义的税制主要是指国家各种税收税法、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税收管理体制、征收管理法以及征收办法等,体现税收的征纳关系;
广义的税制除了上述法律法规外,还包括税务机构设置、税务行政复议、征管组织形式和税务机关内部各项管理制度税制是税收制度的简称,指国家以法律或法令形式确定的各 …… 此处隐藏:11067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