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学电视节目制作的
第五讲 电视新闻栏目编排技巧
教学目标与要求:掌握新闻栏目编排的一般技巧
教学方法手段:多媒体讲述+视频+课堂讨论
教学重点难点:怎样突出重点、怎样形成段落
学时安排:6学时(4学时理论教学+课堂练习;2学时新闻节目观摩)
教学内容:
上节课讲节目的整理时,提到这样一个概念:“节目的感觉”,这种感觉因不同的新闻组合方式而增强。新闻的组合方式其实就是新闻栏目的编排。
一般来讲,电视新闻栏目编辑的工作主要有两部分:处理稿件、编排节目。今天我们来介绍栏目编排的一般技巧。
新闻栏目编排是新闻节目播出前的最后编辑环节,它根据媒体、栏目的定位和特色,把单独的稿件、节目按照一定的原则有序地组合成一个栏目整体。新闻编排是实现传播目的的重要环节,是新闻媒介对新闻信息表达态度的具体途径之一,也是提高传播效果的重要手段。
一、突出重点
编排栏目要注意突出重点。重点报道是栏目的灵魂,它决定了栏目最根本的价值取向,也是栏目总体水平的几种体现。重点报道也是栏目的亮点,它在版面上形成传播的强势,从而给受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重点的形成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精心选择和安排有分量的头条
头条新闻是栏目编辑思想的集中体现,突出显示了媒体及其栏目对新闻的价值判断,而这种判断往往对受众的判断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头条新闻是否有冲击力、吸引力,直接影响到受众收看新闻节目时注意力的集中程度和兴趣。在头条新闻的编排上,我国的电视新闻工作者曾经走过弯路。20世纪80年代初,印度总理英迪拉·甘地夫人遇刺身亡。甘地夫人作为8亿人口(当时印度人口)的大国总理,作为不结盟运动的创始人,在国际上具有很高的威望。这一震惊世界的重大事件,被世界上几乎所有的报纸、电台、电视台作为头条。而我国电视新闻节目编排仍旧是先国内,后国际。只在国际新闻中将这条消息作为一般新闻进行处理。节目播出后,一些有识之士提出疑问,电视节目编排的原则是什么?新闻价值起不起作用?观众最关心的是什么?电视台内部和高等学校也对这一问题展开讨论,进行反思,最后达成共识,将新闻价值作为选择头条新闻的首要原则。后来,美国当地时间1986年1月28日上午11点38分,美国“挑战者”号载人航天飞机发射升空时发生爆炸,举世震惊。《新闻联播》的编辑毅然打破当时“先国内新闻后国际新闻”的编排惯例,把这条消息放在头条,播出后反响强烈。
所以,电视新闻节目编排,要选好头条,选准头条。那么,哪些新闻可以选作头条呢?电视新闻天天播,不可能媒体都有震惊世界的大事。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编排的电视新闻节目头条应注意哪些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重大的政治、经济活动和有突破性的文化、体育活动;
2、配合党和政府中心工作的热点新闻;
3、重大科学发现、发明,重要的建设成就;
4、人民群众一段时间所关注的涉及人们日常生活的重点问题。
(二)以集合的方式组织有分量的稿群
有时候单条新闻不足以构成重点,这就需要通过集合的方式,以有分量的稿群来形成传播上的强势。集合稿群的方式主要有:
我学电视节目制作的
1、同题集中
同题集中是指将同一事件的相关报道组合在一起,使人们形成对事件的整体印象。同题集中有几种情况:
(1)连续编排。是把报道同一事件连续发展过程的几篇稿件集中在一起播发,使观众对其来龙去脉有一个清晰的了解。连续编排总体上可以按照时间的顺序进行,但要注意处理好最新消息。一般的,有关事件最新变动的信息应当放在最前面,即使最新变动的价值不是太大,不足以在片子中单独体现,也应当在导语中有简单的交待。比如,前一挡栏目报道了某地发生煤矿瓦斯爆炸的消息,后面一挡栏目在继续报道这一事件时,就要突出事故抢险的最新进展,而把此前事故发生的情况按照时间顺序做回述。如果最新进展意义不大,则只在导语里交待即可。
(2)关联编排。即把对同一事件不同侧面的报道集中在一起,使观众对事件的面貌有一个全方位、立体的了解。这种编排一般把中心事件放在最前面,然后依据与中心事件的关联程度依次安排稿件。
比如,中央电视台《世界报道》在“9·11”周年纪念日当天的编排:
稿件1,纽约:风笛悠扬悼亡魂;
稿件2,又逢“9·11”,他们这样说;
稿件3,又逢“9·11”,他们这样做;
稿件4,五角大楼:修复完成后的追思;
稿件5,布什在五角大楼发表讲话;
稿件6,世界各国举行活动纪念“9·11”事件一周年。
这是典型的关联编排。稿件1是中心事件,因此放在头条。稿件2和稿件3是从稿件1中衍生出来的,稿件2是“9·11”对当地人的影响,稿件3是民间的一些纪念活动。它们与稿件1关系最密切,所以紧跟稿件1后。稿件4和稿件5是关于五角大楼纪念活动的。在“9·11”事件中,五角大楼被撞属于次要事件,所以有关此事纪念活动的报道被安排在次一级的位置。而稿 …… 此处隐藏:5176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