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绪论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

时间:2025-07-08   来源:未知    
字号:

绪论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

一、建筑的多样性与主流

1. 建筑特征总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的影响和支配下形成的。

自然环境——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等条件。

社会条件——历史背景、文化传统、生活习惯等。

2.中国古代建筑的多样性与主流:

(1)多样性

自然原因 干阑----炎热潮湿地区架空的木、竹建筑(南方);

窑洞----黄河中上游(陕西、甘肃、河南与山西的部分地区);

井干----原木垒成(东北、西南林区);

社会因素 毡包----轻木骨架覆毛毡(北方游牧)

(2)主流——木构架承重建筑

在我国分布广泛、使用面最广、数量最多,是我国古代建筑成就的主要代表。

干阑式民居 窑洞 东北、西南地区井干式建筑 毡 故宫 山西平遥古城

二、中国古代木架建筑的优缺点

1.木架建筑的优势:(1.取材方便、易于加工(2. 适应性强、 使用灵活(3.有较强的抗震

性 山西应县佛宫寺木塔建于公元1056年 ,全木结构塔,是世界最高的古代木构建筑(高

67.31米 )。

天津蓟县独乐寺——经历28次地震不倒

(4.施工速度快 木材易加工、木构件样式定型化

(5.便于修缮、搬迁:结构具有可卸性

清代古民居———荫馀堂被整体搬迁至美国马萨诸塞州塞勒姆市的埃塞克斯博物馆内

2、木架建筑的不足:(1.原料短缺: ”蜀山兀,阿房出”——杜牧《阿房宫赋》

(2.易遭火灾: 木材易燃;木材受潮易朽;

(3.简支梁体系:木架结构基本上为简支梁体系,难以满足更大、更复杂的空间要求。

三、木构架特色

1.中国传统木构建筑的基本结构类型 抬梁式穿斗式

穿斗式木构架(没有梁)

用穿枋把柱子串联起来,形成一榀一榀的房架;檩条直接搁置在柱头上;沿檩条方向,

再用斗枋把柱子串联起来。由此形成一个整体框架。

用料较小,整体性强,山面抗风性能好,室内空间不开阔

抬梁式木构架

柱上搁置梁头,梁头上搁置檩条,梁上再用矮柱支起较短的梁;如此层叠而上,梁的总数可

达3-5根,在最上层的梁中央放脊瓜柱以承脊檩。

当柱上采用斗拱时,则梁头搁置与斗拱之上。

可以获得较大的室内空间,但耗材多。

2、中国木构建筑的重要构件——斗拱

是中国木架建筑特有的结构部件,主要是在柱子上伸出悬臂梁承托出檐部分的重量。

(1)名称

宋代称“铺作”;清代称“斗科”“斗栱”;江南称“牌科”

(2)解释

一层层探出成弓形的承重结构叫拱,拱与拱之间垫的方形木块叫斗,合称斗拱。

(3)斗拱作用

a、位于柱与梁之间,起着承上启下,传递荷载的作用。

b、保护柱子等木结构不被雨水侵蚀。

c、它构造精巧,造形美观,是很好的装饰性构件。

(4)类型

a柱头铺作(清称柱头科):柱头上的斗拱,是承托屋檐重量的主体。

b补间铺作(清称平身科):两柱之间置于阑额(清称额枋)上的斗拱,起辅助支撑的作用。

c转角铺作(清称角科):角柱上的斗拱,起承托角梁及屋角的作用。

(5)主要构件 斗、栱、昂

四、中国古代单体建筑

1、中国古代单体建筑的特点:简明、真实、有机

a 简明:平面以“间”为单位,(“间”中国古代木架建筑中相邻两榀屋架之间的空间),由间

构成单座建筑。

b 真实:只对结构的真实显示

C 有机:指室内空间可以灵活分隔,以满足各种不同功能的需要;同时易于和环境融为一

体,室内外空间相互流通渗透。

2、中国建筑的“第五立面”——屋顶

五、中国古代建筑群体

1.方式——院落组合 科隆主教堂 喇嘛教寺院——雍和宫

随着人们的行走,通过空间的对比、渗透、引导,创造富有强烈情感特征的空间序列。

2.庭院的围合方式:

一是在主房与院门之间用墙围合;

二是主房与院门之间用廊围合,通常称之为“廊院”;

三是主房前两侧东西相对各建厢房一座,前设院墙与院门,通常称为三合院;如将前面的院

墙改建为房屋,则称四合院。

六、建筑与环境

1.善择基址:各类建筑都通过“卜宅”、“相地”来对地形、地貌、植被、水文、小气候等方面

进行勘查,究其利弊后作出选择; 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棠樾村

2因地制宜:随地势高下、基址广狭以及河流、山丘、道路的形势,适宜地布置建筑与村落。

3整治环境:即对建筑环境的不足之处进行补充和调整。如开池引流、修堤筑堰、植林造桥。

即建筑对环境的反作用。

4、心里补偿:采用文学和风水的手段进行补偿。 狮子林

七、建筑类型:

1、居住建筑:城市乡村各类住宅;

2、政权建筑:宫殿、衙署、驿站、军营;

3、礼制建筑:祭祀建筑、天坛、地坛、社稷坛、先农坛、太庙、孔庙;

4、宗教建筑:寺庙、道观、教堂;

5、商业与手工业建筑:商铺、会馆、酒楼、作坊;

6、教育、文化、娱乐建筑:国子监、天象台、藏书阁、戏台;

7、园林、风景建筑:皇家园林、寺庙园林、私家园林、风景区;

…… 此处隐藏:15600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绪论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
    二维码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