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模型设计大赛”策划
一. 活动背景
曾记否,李春的赵州桥经历千年巍然不倒;曾记否,上海的明珠塔豪气逼人直插云霄。思维碰撞,灵感聚集,模型是创造性的支点,完成了我们构思与现实的对接,为我们营造了完美的建筑世界。古有天工开物,今看建材学子,承中华之灵气、树开拓之新风、谱校庆之乐章,建简约创新之模型,筑我校辉煌美好之明天。
二. 活动主题
“展风格于模型,聚祝福于师苑”
三. 活动参与对象
建材系全体学生
四. 活动时间
2011年3月21日至4月1日(3.21:通知各班班委;3.23:上交各班报名表;3.24至3.29:参赛人员准备作品;3.30至4.1:作品展示)
五. 活动地点
西区篮球场,教室(待定)
六. 活动流程
(一) 在筹备阶段联合宣传部做好宣传工作,主要是制作展板和张贴海报。
(二) 在各班班长处以个人或团体(2~4人)的形式报名,不可以重复报名,每个人或团体限交一份作品,各班至少上交2份作品。
(三) 要求命题积极向上,风格创新,材料由参赛者自己准备,并在规定时间内由班长收集并统一上交至学生会办公室。
(四) 由主办单位先对作品进行初步审核,并将作品在室外公开展评,由全校同学对作品进行投票,每人限投2票。
(五) 利用中午时间,请各参赛选手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解释说明,然后邀请老师进行点评和打分。
(六) 由主办方公布成绩。
七. 奖项设置及评分细则
(一) 将公开展示阶段和教师打分阶段的得分相加,得出作品的总分,并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和优秀奖若干。
(二) 公开展示期间的每票记为1分,公开展示阶段的最高分作品授予“最佳人气模型”(不设置最高分)。
(三) 教师对作品进行点评并打分,该最高分作品授予“最佳设计模型”(满分为100分)。
(四) 评分细则:作品构思及创意(30分),作品外观美观程度(30分),作品所涉及的建筑知识(40分)。
八. 工作安排
(一) 通知各班班委关于“建筑模型大赛”相关事宜及联系宣传
部办展板(胡宇)
(二) 公展期间相关工作:
1.参赛作品收集(康钊、张显)
2. 展板、帐篷、桌子、凳子收放(平功超、陈晗、许亚运、樊
闯、张显、康钊、徐小虎、孟元、张丰、胡宇)
3.公展在场值日人员(谭雪莲、刘君、徐小虎、平功超)
4.票数统计(谭雪莲、平功超)
(三)教师点评期间相关工作
1.联系场地(胡宇、孟元)
2.邀请老师(全体)
3.联系参赛人员到场以及奖品购买(康钊、张显、许亚运、徐
小虎)
4.主持人(康钊、谭雪莲)
5.收发打分纸(刘君、张丰)
6.计分、统分(孟元、徐小虎)
九. 注意事项
(一) 参赛作品需按时上交。
(二) 每件作品需附带作品名称及简要的说明。
(三) 若遇到天气因素影响,活动公开展评环节推迟举行。
(四) 邀请老师3至5位并提前2至3天向老师发出邀请。
十. 活动预算
笔筒5元/4个,笔记本3元/9本,笔2元/10支,奖状0.5元/30张,证书5元/2本,便利贴及白纸15元
共计107元。
策划人:胡宇、康钊、谭雪莲、张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