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课题二
溶解度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能从溶液形成的角度区分饱和溶液与不饱 和溶液。 2.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方 法。 3.了解晶体及晶体的形成过程,理解海水 晒盐的流程图及其原理。 4.知道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问题复习?1.什么是溶液?溶液由什么组成?2.溶液有什么特征?
一.可溶物在一定量的水中能否无限溶解?【思考】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同学们 已经感受到,一种物质能否溶解在另一 中物质里,与这两种物质的性质有关。 那么,像食盐和蔗糖这样能够溶于水的 物质,是不是可以无限量地溶解在一定 量的水中呢?
【活动探究】在常温下,取大约20mL水倒入 玻璃杯中,加入5g食盐,搅拌,等食盐溶解后, 再加5g,搅拌,观察现象。然后再加入15mL 水,搅拌,观察现象。
一、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操作 加入5g食 盐 搅拌 食盐完全 溶解 再加入5g 食盐搅拌 食盐有少 量剩余 再加入 15mL水搅 拌 剩余的食 盐又溶解
现象
【结论】物质溶于溶剂的质量与溶剂 的量有关系
【活动探究2】在常温下, 取大约20mL水倒入玻璃杯 中,加入5g硝酸钾,搅拌, 等硝酸钾溶解后,再加5g, 搅拌……加了几次后,烧杯 中的硝酸钾固体才有剩余而 不再溶解?然后加热,观察 现象。再加5g硝酸钾,观察 现象。等溶液冷却后,又有 什么现象发生?
硝酸钾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DAT
【结论】温度升高,一定量的水中可以溶解更 多的物质;温度降低,一定量的水中溶解的物 质的量减少。
20mL水最多能溶解多少硝酸钾?
操作 加入5g硝酸钾,搅拌 再加5g硝酸钾,搅拌
现象
结论
固体消失 固体有剩余 不同温度 下,物质 的溶解能 力不同.
加热再加5g硝酸钾,搅拌 冷却
固体消失固体消失
有晶体析出
结论与讨论在一定的条件下,氯化钠不能无限溶解,当不能 溶解时,加入水,又能继续溶解。 在一定的条件下,硝酸钾也不能无限溶解,当不 能溶解时,升高温度,又能继续溶解。
讨论与交流:上述的一定条件是什么?
1.一定温度 2、一定量溶剂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1、什么叫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在 一定温度下,向 一定量溶剂 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 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该溶质的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向 一定量溶剂 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 还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该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如何判断一种溶液是否饱和呢?一般地说,要确定某一溶液是否饱和,只要看在一 定温度下,有没有不能继续溶解的剩余溶质存在。 如有,且溶质的量不再减少,那么这种
溶液就是饱 和溶液。
二.溶液的分类: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1.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中, 溶质不能继续溶解的溶液; 在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中, 溶质可以继续溶解的溶液.
【1】、饱和溶液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2】.在上面的前提条件下,关键看什么?
溶质是否能继续溶解【3】.为什么必须说明是“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练习
1、判断某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 2.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饱和的氯化钠 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硝酸钾固体,能否溶解?
硝酸钾饱和溶液 加入少量 高锰酸钾 再加硝酸钾
说明:
1.硝酸钾的饱和溶液能 继续溶解高锰酸钾2.此液为硝酸钾饱和溶液 高锰酸钾不饱和溶液
有效训练1、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是( D A、 非常浓的溶液; B、 增加该溶质,能继续溶解的溶液; C、 非常稀的溶液; D、 增加该溶质,不能继续溶解的溶液。 2.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加入一些该溶质的固体,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溶质质量减少; B、溶液质量增大; C、固体质量不变; D、溶质质量增加. )
www.themegall
【结晶】溶解在溶液里的溶质以晶体的形式析出, 叫做结晶。
冷却热饱和溶液 硝酸钾晶体 雪花晶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