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
宋秀梅
(河南省鄢陵县中医院 鄢陵 4)61200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运动功能恢复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脑卒中患者1ADL)09
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实验组(脑血栓入院第1天、脑出血第3天)加用康
肢体功能采用积分评分,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半个月后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按简化F复护理,ul-Meer评分法和日常生活gy
评价(的B早期康复护理可提高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ADL)arthel计数计分法评定两组有显著差异。结论:
关键词:早期康复 护理 脑卒中 肢体功能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R47 【B 【1008-1879201109-0165-02
出现局灶 脑卒中是一组急性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疾病,
导致以偏瘫为主的肢体功能损害和脑高神经功能缺失为特征,
级功能损伤的临床综合征。大多发生在中老年,致残后严重影
减轻废用性萎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早期肢体功能的康复护理,
缩程度,能较大限度的恢复肢体功能,有利于提高病人的肢体运
降低致残率,减轻致残程度,减少并发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
改善预后,使病人早期重返社会,减轻社会和家属的症的发生,
经济负担。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神经内科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脑卒中患者1并经C均为首次发病在09例,T或MRI证实,
年龄4平均年龄56h6~76岁,6.5岁。按入院顺序分为~1周,
两组:实验组5男3女2对照组5男25例,1例,4例;4例,9例,女2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变性质、既往史评分等具有5例,
)。可比性(P>0.05
1.2 方法。改良式Ful-Meer评分根据积分多少分为5级gy运动积分,严重运动障碍小于5明显运动障碍50分1级,0~84分2级,中度运动障碍8轻度运动障碍95~95分3级,6~99分
功能正常14级,00分5级。日常生活评价(按BADL)arthel指数记分法评定。完全依赖0~2严重依赖2中度依赖6轻度依0分,1~61分,2~90分,
独立1赖91~99分,00分。
2 功能康复护理
采用分期的方式,通过系统的、有选择针对性的方法。2.1 软瘫期康复的护理。
双髋向两侧摆动,再带动2.1.1 翻身训练。早期在床上翻身,
躯干向左右移动,注意转动躯干时,健手应握住患手,随躯干配
[]
合头的转动同时翻转,每1~2h翻身1次1。
防压疮和静脉血栓,促2.1.2 患侧肢体按摩。改善血液循环,
进患侧肢体功能恢复。
先大2.1.3 被动运动训练借外力或本人健肢带动患肢运动,
关节后小关节,幅度由小减大。2.2 痉挛期康复护理。2.2.1 主动运动。对病人进行被动加主动或主动独立运动训练:根据病人肌力不同,训练运动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整个肢体运动。病人由平卧想坐起时,先侧移至床边,将健腿插在患腿下,用健腿将患腿移于床边。
先侧移2.2.2 坐起及坐位平衡训练。病人由平卧位想做起时,
至床边,将健腿插在患腿下,用健腿将患腿移于床边,使患膝自然弯曲,然后头向上抬,躯干向患侧旋转,健手横过身体在患侧
[]
用力推床,把自己推至坐位,摆动双腿2。2.3 恢复期康复护理。
头和躯干前倾,重2.3.1 站位平衡训练。病人双下肢向前伸,
心前移至双足上,然后抬起臀部、髋、膝伸展而立起;站立时平行杠边,健侧上肢紧抓杠木,重心放在健侧下肢,逐渐增加站立时间。
而后踏步、抬腿、2.3.2 步行训练。训练的程序是先离床站立,
侧移到步行、迈步,护理人员训练站立、行走时要立于病人患侧,同时纠正足下垂,膝关节强直等不良步态,整个训练要循序渐进。
设计简单易2.3.3 日常生活训练。根据病人功能恢复的程度,
行的动作,如练习穿衣、脱衣、洗脸、刷牙、梳头、使用餐具及便后
[]
以逐渐提高病人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3。处理,
感觉及认知功2.4 激励式心理护理。脑卒中病人出现偏瘫,
能障碍,病人往往难以接受卒中后肢体残疾,生活不能自理,不能重返工作岗位等现实,产生各种负面情绪,康复训练中病人的心理状态能直接影响康复的进展成败。因此要把心理护理贯穿在整个早期康复训练中。与病人沟通时的语言要谦逊,态度要
多予积极暗示,有意识地与病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尊真诚,重病人,协助其转换角色,树立战胜疾病、适应生活,早日重返社会的信心。3 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患肢功能评分及A、表2。DL和疗效对比见表1
表1 F例数)ul-Meer积分分级标准综合判定(gy
分组实验组对照组
例数5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