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朝代
春秋
人名
孔子 老子 鲁班
战国
秦 汉
屈原 蔺相如 廉颇 勾践 孙膑 荆轲
秦始皇(嬴政) 陈胜 吴广 项羽 司马迁 刘邦 张骞 王昭君 张衡 曹操 刘备 孙权 诸葛亮 关羽 周瑜 王羲之 陶渊明
三国
晋
朝代
南北朝 隋 唐 五代十国 宋
人名
花木兰 祖冲之 李春 李煜 隋文帝
李世民 李白 杜甫 唐玄奘 武则天 白居易
司马光 苏轼 包拯 李清照 岳飞 陆游
关汉卿 成吉思汗 王冕 谈迁 郑和 李自成 李时珍 郑成功 康熙 曹雪芹 乾隆 林则徐 吴敬梓
元
明 清
哀鸿遍野 逆来顺受 忍无可忍 劫富济贫
兵来将挡
替天行道
妻离子散 官逼民反 逼上梁山 铤而走险 水来土掩 志存高远
哀鸿遍地āi hóng biàn dì
【解释】:哀鸿:哀鸣的鸿雁。比喻啼
饥号寒的灾民。比喻在天灾人祸中到处 都是流离失所、呻吟呼号的饥民。
【近义词】:哀鸿遍野
【反义词】:国泰民安
妻离子散qī lí zǐ sàn
【解释】:一家子被迫分离四散。
【近义词】:家破人亡、离乡背井
【反义词】:破镜重圆、欢聚一堂
逆来顺受nìlái shùn shòu
【解释】:指对恶劣的环境或无礼
的待遇采取顺从和忍受的态度。
【近义词】:委曲求全、犯而不校
【反义词】: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针锋相对
官逼民反guān bī mín fǎn
【解释】:在反动统治者的残酷剥削和
压迫下,人民无法生活,被迫奋起反抗。
【示例】:“~”,也是人之常情,梁
山泊的英雄正是被压迫的人民想望的。
忍无可忍rěn wú kě rěn
【解释】:再也忍受不下去了。
【示例】:他在~的情况下,终于出 手还击。 【近义词】:拍案而起、深恶痛绝 【反义词】:忍辱负重、忍气吞声
逼上梁山bī shàng liáng shān
【解释】:比喻被迫起来反抗。现
也比喻被迫采取某种行动。 【出自】: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 十一回:“林冲雪夜上梁山。” 【近义词】:迫不得已、铤而走险 【反义词】:自觉自愿、自告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