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 生 的 境界冯友兰
著名的国学大师王国维提出了治学的三种境界。 第一境界: “昨夜…… ”
第二境界: “衣带…… ”第三境界: “众里…… ”(提示: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 经过三种之境界…… ” )
现代哲学大师冯友兰提出了人生的四种境界。
解题
人生的境界(偏正)人 生 :人的生命和生活。
境 界 :事物所达到的程度或表现的状况。
一、明确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明确认识人生的四种境界,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思想道 德修养。 2、进一步训练理清思路、筛选信息、概 括文意、揣摩语言等阅读技能。
二 、 了 解 作 者学问总结为“三史释古今,六书记贞元。” “三 史”指《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 和《中国哲学史新编》,六书”指《新理学》 《新事论》《新世训》《新原人》《新原道》 《新知言》。
冯友兰(1895—1990),河南唐河人,著名哲学家。
三、课文助读(一)理清思路,整体感知 理清论证思路全文共12节,可分为四个部分:
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起:(1) 提出全文话题,摆出自己的观点: ______________ 提出问题: 哲学的任务是什么?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根据人的觉解程度,人生的境界可以分为四个等级( 2) 自然境界--------本能 (3) 功利境界--------利己 (4) 承: 逐一解释人生的四种境界 ____ 道德 社会 (5) (2--7) (3-6) ____ 境界-------利____ 分析问题: 人的精神境界有四种 ----自然境界、 天地 ___境界---------利____ (6) 宇宙 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综合评价四种人生境界( 7) 转(8-11):具体阐述中国哲学是如何帮助人提高人生境界的 合(12):为全文作结,预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哲学对未来哲学的贡献 解决问题:
关键词 重点把握
“觉解”一词文中出现了13次,它与人生境界有着密 切的关系,甚至可以说由它决定了人生的境界。 请依据下面三个语句对“觉解”作出自己的理解。 ①……这个社会是一个整体,他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 1、冯友兰说的四重境界分别是哪四重? 有这种觉解,他就为社会的利益做各种事 …… 自然境界 ②他不仅是社会的一员,同时还是宇宙的一员。他 功利境界 是社会组织的公民,同时还是孟子所说的“天民”。有 道德境界 这种觉解,他就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 ③……他了解自己所做的事的意义,自觉地做他所 天地境界 做的事。这种觉解为他构成了最高的人生境界……
2、四重境界是按什么标准划分的? 觉解 ——一个人对自己与社会、宇宙的关系 觉解指数高低 以及对自己所做的事情的意义的觉悟与了解 。
(二)、引导思考,加深对人生四种境界的理解 境界 自然境界 功利境界 道德境界 觉解程度只是顺着他的本能 或其社会的风俗习 惯,并无觉解或不 甚觉解 可能意识到他 自己,为自己 而做各种事 可能了解社会是一 个整体,他是这个 整体的一部分 可能了解他不仅是 社会的一员,同时 还是宇宙的一员
内涵所做之事没有 意义或很少意 义
评价蒙昧
所做之事有 功利的意义
利己
所做之事有道德 的意义
为社会
天地境界
所做之事有超道德 的价值
为宇宙
觉 解 指 数
人 生 四 种 境 界 实 质
结合实例谈谈对四种境界的认识。 (1)“凿井而饮,耕田而食”“日出
而作,日人而息”________________ (2)“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 如玉,书中自有黄金 功利境界 屋。”______________ (3)“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 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 道德境界 来。”________
自然境界
山区放羊娃的人生 有一记者前往某山区,碰到一 个放羊娃,。记者问:“你放羊 为的是什么?”放羊娃答:“卖钱。” 记者问:“卖了钱干什么?”放羊 娃答:“娶媳妇。”记者问: “娶了媳妇呢?“放羊娃答:“生孩 子。”记者问:“有了孩子呢?”放 羊娃答:“放羊。”记者默然。
放羊娃的人生境界
自然境界
“五一”将过,儿子吵闹着要去公园,并要我给他 买卡布达、铁甲小宝、鲨鱼辣椒、蜻蜓队长等玩具。 我和妻带儿子乘公共汽车来到日新月异的聊城。欲 转乘无人售票车到南环路,一出租车司机见我一家 三人步行,戛然停车,热情相请:“上车吧。”妻 还在问多少钱时,我已打开车门,儿子就爬了上去, 舒舒服服地到了姜堤乐园,快快乐乐地玩到下午三 点。出了公园,上了公交车,往城里返。车子开动 了,我看到车往东走,一会儿就到了汽车站的南北 大路——贯穿聊城的中心大街。咦,这么近?来时 的“夏利”走西路有十公里路,现在走东路,才五 公里…… 出租司机的人生境界是: 功利境界 ______________
周恩来惊人之无有六:一是死不留灰,二是生而无 后,三是官而不显,四是党而不私,五是劳而不怨, 六是去不留言。这六个“大无”,说到底是一个无 私。公私之分古来有之,但真正的大公无私自共产 党始。1998年是周恩来诞辰一百周年,也是划时代 的《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周年。是这个宣言公开 提出要消灭私有制,要求每个党员只有解放全人类 才能最后解放自己。梁衡说,150年来,实践《宣 言》精神,将公私关系处理得彻底、完美,达到如 …… 此处隐藏:771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