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中西文化差异论文

时间:2025-05-10   来源:未知    
字号:

中西文化差异论文

摘要:翻译并没有“好的翻译”的绝对标准。如果有此标准,那就意味着原文与译文间存在着与二者等同意义的第三文本,而此第三文本又不存在,试图建立译文与原文的绝对等值,只是一个永远无法实现的美好愿望。所以,一个好的翻译的目标只能是没有同一性的对等。

保罗·利科作为“二战”后法国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最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之一,也是我国学术界最为熟知的西方哲学家之一,对翻译有着切身的实践经验,而翻译也是利科哲学的一个中心特点。他在各种访谈和序言中都反复强调翻译的重要作用。如果这些都只是只言片语的话,那么利科2004年出版的《论翻译》则是他唯一一本集中探讨翻译问题的专著。这是利科生前出版的最后一部著作,是其在学术生涯晚期对自身翻译思想的总结,涉及到如“可译”与“不可译”、“翻译伦理”等一系列翻译理论研究的元命题,给翻译研究带来了诠释学转向。因此通过分析利科翻译哲学的重要思想,无疑探讨翻译中的文化差异提供了全新的理论视角和启示。

1 译“不可译”

可译性与不可译性的问题是翻译研究中的一个核心问题。从翻译研究的历史来看,正是研究者对可译性与不可译性的追问开启了翻译研究的哲学大门,使其从形而下的具体实践研究升华到形而上的哲理思索。可译性与不可译性围绕的是翻译是如何可能的这个问题,而翻译的可能性就取决于原文与译文之间是否存在对应的语言形式和对

中西文化差异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
    二维码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