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与教的心理学作业参考答案
(个别答案可能不一致,同学们自己核对、相互检校一下)
第一章
一、填空
1、最初运用角色概念来说明个体在社会舞台上的身份及其行为的心理学家是 米德 。
2、心理学认为,教师要扮演的角色包括:A、 知识传授者 ,B、 团体领导者 ,C、 模范公民 ,D、 纪律维护者 ,E、 家长代理人 等
3、皮格马利翁效应又叫 教师期望 效应。由心理学家 罗森塔尔 于本纪60年代 提出。
4、对教师职业有重要影响的人格品质包括:A、 热情与同情心 ,B、 激励与想像 .等。
5、心理学家对教师心理品质与其职业成就的早期研究的三种范型是A、
B、 相关研究 ,C、 实验研究 。 问卷调查 ,
6、新教师和专家教师的教学行为存在的差异可以从A、 课前 ,B、 课中 ,C、 课后 三个教学阶段进行分析。
7、心理学研究提出的缩小新手与专家教 师之间差异的有效措施是:A、 掌握教学常规与教学策略 ,B、 对教学经验的反思 ,C、 外部支持 .。
8、波斯纳提出的教师成长公式为 经验+反思 =成长 。
9、师范生从新手到专家水平的教师需要经历如下发展水平 A、新手水平,B、高级新手水平,C、 胜任水平,D、 熟练水平,E、专家水平。
10、教学效能感的理论来源于 班杜拉 的 自我效能 概念。
11 低成就感 非人性化 情绪衰竭 情绪衰竭
12 情境认知理论
二、概念与原理的理解与运用
1、.教师的心理品质主要包括:
A.、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特征;B
D、认知能力与教 学风格。
2、讨厌教师的教学方法枯燥无味反映学生希望教师充当 角色。A.、家长代理人;
C、纪律维护者;D.模范公民。
3、A
4、据西方心理学的研究,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教师的智力水平、知识水平与学生的学习结果无重大相关。对这一发现最合理解释是:
A.
、测量方法不可靠;B、.和智力达到一定水平之后,教师的其他特征对教学效果起更大的决定作用;D、研究取样少,不足以说明问题。
5、下面的描述最可能代表专家教师的特征是:A.他总是十分认真备课,教案写得很详细;
B.他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
当发现有不理解的地方,能及时帮助学生;C.他总是认真批改
它的教案虽然写得不很详细,但它能预见学生可能出现的理解错误。
6为新教师配备指导教师;B.给新教师压担子、多教课;C.让新教师脱产进修,
多学习,只有自己“装满一桶水,
7、如果要使心理学课程成为教师职业训练的重要课程,根据当代知识分类理论,高师心理学的改革:A.应加强趣味性,增加大学生心理内容;
B.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联系大学生自D.改革心
理学理论体系,增加理论的严密性。
8B.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值越高,学生的进步越快;C.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影响胜于其言行;D.只要对学生抱有期望,学生就朝着期望方向发展。
9、根据学习心理学原理,可以将教师反思过程最适当概括为:A自我提问与思考过程;
B.自我完善过程;C.问题解决过程。
10、A
11、B
第二章
一、填空
1、个体发展包括A、 生理发展 B、 人格发展 ,C、 社会性发展 ,D、 认识的发展 等四个方面。
2、据加涅素质观,学生素质包括不受教育影响的 先天的 素质, 素质和 不易受教育影响的 自然发展中形成的 素质。
3、学生习得的素质包括如下5个成分:
A、 智慧技能 ,B、 认知策略 ,C、 言语信息 ,D、 态度 ,E、 动作技能 。
4、学生在发展中形成的素质主要指A 能力 B 人格特质 。
5、少年期是个体从 童年期 向 青年期 过渡的时期,具有 半幼稚半成熟 的特点。
6、皮亚杰将个体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 感知运动阶段(0—2岁) 前运算阶段(2—7岁) 、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和 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 等四个阶段。
7、一般的 、学术的和非学术的、具体行为
8、个体社会化的过程通常包括 儿童社会化 、 青年社会化 、继续社会
化 和 再社会化 。
9、外显行为、内隐行为
10、自尊、自卑
二、概念与原理的理解和运用
1、下列难以受教育影响的学生素质是:A、爱玩电子游戏机;B、
不喜欢与同学交往;D、写文章错别字很多。
2、个体心理发展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矛盾的时期是:A、幼儿期;
B
D、青年初期。
3、只能进行自我中心思维的儿童处于认知发展的:
A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4、个体主动地模仿成人的行为和选择榜样,属于:A
C、继续社会化;D、再社会化。
5
B、严格要求;C、潜移默化;D、学生的主动学习。
6、b
7、b
8、b
第三章
一、填空
1.人格又称-----个性---- ,人格差异主要包括---特征差异---和---类型差异----等方面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