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丁蟹效应是怎么回事 丁蟹与股市有何联系

时间:2025-07-15   来源:未知    
字号:

因郑少秋绰号“秋官”,所以也称为秋官效应(Chowgoon Effect),此后十几年,几乎每次郑少秋或其女郑欣宜演出的电视剧或节目播放的时候,股票市场都会有显著下跌。

英文名称

英文名称:Ding Hai Effect(秋官效应)

丁蟹效应(Ding Hai Effect或Adams Effect,又称秋官效应)是香港股票市场的一个奇特现象。这个现象的内容,是当由香港电视演员郑少秋(绰号“秋官”)主演的电视剧在两家免费电视台播出后,股票市场便会突然急剧下跌。从科学角度来说,这只能算是一连串的巧合;但仍有不少人认为丁蟹效应真有其事,甚至连跨国证券经纪里昂证券也于2004年3月曾为此发表研究报告,使这个现象受到一些其他国家的投资者所认识。

郑少秋一直被香港股民视为“股患”,每当有他的新剧播出,港股必定大跌。

事有凑巧,1998年的亚洲金融风暴及2000年的科网股泡沫爆破之时,都有郑少秋主演的电视剧上演,“丁蟹效应”之说因此不胫而走。在接下来的10多年,几乎每当郑少秋主演的电视剧集播放时,香港股票市场都会有显着下跌。

1992年10月,香港无线电视播放由郑少秋主演的电视剧《大时代》。故事讲述由郑少秋饰演的丁蟹,经常在股票市场的熊市中借着抛空恒生指数期货而获取暴利,恰巧当时香港股市暴跌,令不少股民损失了很多。此时开始了有“丁蟹效应”一词,而在接下来的十多年,几乎每当郑少秋主演的电视剧播放时,股票市场也会有显著下跌。

分析

从科学角度分析,所谓的丁蟹效应只是股民心理营造出来的自我应验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每当郑少秋主演的电视剧播放时,不少股民深怕丁蟹效应会导致自己手头上的股票蚀本,便对股票进行恐惧性抛售,引致股市暴跌。投机者亦可能以丁蟹效应为借口推跌大市。

现时并无客观证据显示股民会受

丁蟹效应影响投资选择;但以批判性思维( Critical Thinking ) 分析事件的话,其实亦未有人能拿出科学数据来否定它。

另一方面,剧集播放之际可能碰巧遇上香港外围投资因素恰巧转坏。例如1997年底碰着亚洲金融风暴,2000年底碰着科网股泡沫经济爆破,2007年中碰着美国次级房屋信贷危机等,加上这些剧集多在9月至11月这段股市利淡的时期播出,都使丁蟹效应看来像真有其事。

丁蟹效应是怎么回事 丁蟹与股市有何联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
    二维码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