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酸盐工业进展课程论文
摘要:根据分类的不同,对纳米复合陶瓷材料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其制备工艺,讨论了纳米复合陶瓷的力学性能与显微结构之间的关系,并研究了材料的强韧化机理
关键词:纳米复合陶瓷材料制备工艺显微结构
一、前言
陶瓷材料具有高的硬度、耐磨性、耐高温、耐腐蚀等其他材料无法比拟的优异性能,但脆性问题大大限制了陶瓷材料的应用发展。日本的Nihara 等首次在基体中引入纳米级的SiC 制备出纳米陶瓷复合材料,发现不仅可使基体材料的室温力学性能得到提高,而且可显著改善材料的高温性能,同时发现具有可切削加工性和超塑性。加入纳米相复合后陶瓷材料的室温强度和韧性大为提高,高温强度和抗蠕变性能也有显著改善,如加入15%纳米SiC,可使Al2O3材料的强度由350MPa 提高到1500MPa。
二、纳米复合陶瓷材料的强韧化机理
纳米复合陶瓷材料的强韧化机理纳米复合陶瓷材料中,纳米相粒子以晶内型和晶界型两种方式存在。纳米增强相颗粒细化了基体晶粒,使断裂模式由沿晶断裂变为穿晶断裂,强化了晶界,由于纳米颗粒高的硬度和强度,使裂纹偏转、弯曲,扩展路径更加曲折,消耗更多的能量,纳米颗粒对裂纹还具有钉扎作用,固定裂纹,使复合材料的性能得以提高。
2.1. 材料的显微结构
2.1.1 晶粒细化
K.Niihara 等认为纳米相的加入能抑制基体晶粒的异常长大,使基体结构均匀细化,由此使纳米复合陶瓷材料强度韧性得到显著提高。例如纳米SiC 不与Al2O3 反应,也难于移动或粗化,使晶界移动困难,从而抑制Al2O3 晶粒的长大;另外纳米SiC 的加入提高了成核浓度,在减小晶粒尺寸的同时促使晶粒大小均匀化,减小了晶粒异常长大的可能性,这种均匀细化的显微结构有利于提高材料的抗弯强度。实际上,亚晶界或微裂纹的存在使基体晶粒处于一种潜在分化状态,即纳米化效应。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