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高考物理物理学史知识点基础测试题及答案解析(9)

时间:2025-07-02   来源:未知    
字号:

20.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安培提出的分子电流假说,揭示了磁现象的电本质,故A错误;

B.一位法国的科学家发明了扭秤,巧妙而准确地测量出了物体间的静电力,这位科学家是库仑,故B正确;

CD.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首次揭开了电与磁的联系,故CD错误;

故选B.

21.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A.伽利略根据理想斜面实验,否定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原因”的观点,没有提出惯性定律。惯性定律即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提出的,故A错误;

B.牛顿总结出牛顿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建立完整的经典力学体系,但没有测出引力常量,故B错误;

C.库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扭秤实验研究得出了库仑定律,故C正确;

D.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是由纽曼、韦伯在对理论和实验资料进行严格分析后总结出来的,故D错误。

故选C。

22.B

解析:B

【解析】

【详解】

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而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量并计算得出了万有引力常量,因此卡文迪许被称为“称量地球的质量”的人.故A错误;

B、牛顿进行了“月-地检验”,得出天上和地下的物体间的引力作用都遵从万有引力定律,故B正确;

C、卡文迪许在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测量引力常量时,应用了放大法,故C错误.

D、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是等效替代法,故D错误.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物理学史以及一些物理定律的意义,对于物理定律我们不仅要会应用还要了解其推导过程,有助于提高我们研究问题的能力和兴趣,注意引力定律与引力常量发现者的不同,及理解微元法、等效法、转换法的含义.

23.B

解析:B

【解析】

高考物理物理学史知识点基础测试题及答案解析(9).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
二维码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