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2015年土壤学实习报告(11)

时间:2025-07-09   来源:未知    
字号:

Bts层:棕色,心土层是最为醒目的,一般为团块状结构。

C层: 基岩上发育的黄棕壤,母质仍带基岩本身的色泽。

(4)存在的问题、障碍因素:

黄棕壤地带的自然植被为含常绿阔叶树种的落叶阔叶林,或常绿阔叶和落叶阔叶混交林,以松栎林为主,代表树种有栓皮栎、麻栎、山杨、马尾松等,常见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树有冬青、女贞、小叶黄杨、檬子树等。亚热带的经济植物也十分丰富,又油桐、乌桕、茶、柑橘、樱桃、棕榈、杜仲、枇杷等。暖温带的植物也不少,主要是榆、杨、柳、泡桐、柿、枣、桃、李等。这一地区的自然植被已严重破坏,多为此生中、幼林,林相残败,一些平缓地带辟为农田,一年一熟,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洋芋、豆类等。

(5)保护措施:

①.建设好基本农田;

②.发展经济林木和名贵药材;

③.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

六、家乡环境

七、实习总结 在短短的一周时间里,我们看了渭北高原,关中平原,以及秦岭山脉的不同地方的土壤。初步了解了土壤的地带性分布规律:黄土高原由西北向东南气候逐渐变得湿热,植被在森林~草原之间进行过渡,地势逐次降低,黄土母质沉积规律与该生物气候规律相呼应,土壤质地越来越粘;同时了解到了一些非地带性土壤:在河流两岸,分布着一些受河流冲积影响的非地带性土壤,在渭河和泾河分布着潮土,由于经常受地下水的影响,铁的氧化还原交替,故在土壤剖面上形成黄棕色锈纹锈斑。河流冲积母质受上游地质构造的影响,其质地差异很大,渭河流域属于砂质类型,而泾河则为壤质。

古人曾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只有自己亲身经历过,才会对事物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土壤就像一本沉甸甸的古书,里面包含着无数的奥秘,等着我们去探索与发现。所以,我们要专注于当下的学习,贴心去感受,不断探索,逐渐认识土壤,了解土壤,保护土壤。

2015年土壤学实习报告(1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
二维码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