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二阶段
考试试题(四班)
一、单选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下列关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现代解释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B.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C.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D.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2.基因的分离、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的时期分别是( )
A.均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
B.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前期,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
C.均发生在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
D.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
3.下列关于雌雄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果蝇体细胞中共有4对染色体,其中3对是常染色体
B.在雌果蝇中的性染色体是同型的
C.在雄果蝇中的性染色体是异型的
D.在果蝇体细胞中各对染色体都含有各自的等位基因
4.摩尔根从野生型果蝇培养瓶中发现了一只白眼雄性个体。他将白眼雄果蝇与红眼雌果蝇杂
交,F1全部是红眼。再让F1红眼果蝇相互交配,F2性别比为1∶1,红眼占3/4,但所有雌性全
为红眼,白眼只限于雄性。为了解释这种现象,他提出了有关假设。你认为最为合理的假设
是( )
A.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B.红眼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
C.白眼基因表现出雄性传雌性再传雄性的交叉遗传
D.红眼性状为隐性性状
5.下列不属于萨顿假说中对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描述的是( )
A.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B.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染色体也是成对存在的
C.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在形成配子和受精过程中,具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
D.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
6.1903年,萨顿关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是如何提出来的( )
A.运用假说―演绎法提出的
B.通过蝗虫实验运用类比推理提出的
C.运用系统论分析法提出的
D.通过摩尔根的果蝇红、白眼杂交实验提出的
7.如图所示的四个遗传图谱中,不可能是伴性遗传的一组是( )
A.B.C.D.
8.下列有关性状与性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 ZW型性别决定的生物,雄性体细胞中性染色体大小相同
B.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
C. 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体细胞中含有性染色体
D.伴性遗传不一定有交叉遗传现象
9.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显性致病基因决定的一种遗传病,这种疾病的遗传特点之一是( )
A.男患者与女患者结婚,其女儿正常
B.男患者与正常女子结婚,其子女均正常
C.女患者与正常男子结婚,必然儿子正常女儿患病
D.患者的正常子女不携带该患者传递的致病基因
10.一对夫妇生一对“龙凤胎”,一男孩一女孩,女孩是红绿色盲,男孩色觉正常,这对夫妇的基因型分别是( )
A. X b Y、X B X B B. X B Y、X B X b C. X B Y、X b X b D. X b Y、X B X b
11.下面是A,B两个家庭的色盲遗传系谱图,A家庭的母亲是色盲患者,这两个家庭由于某种原因调换了一个孩子,请确定调换的这两个孩子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