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家庭、婚姻、子女——职业女性心理发展与健康维护
主讲人:吴枝兵,安徽宣城人,宿州学院教育心理 学教研室主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硕士,主要 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测量、教育与咨询,心理素质 拓展训练,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劳动的女人最美丽! ——宿州翰林书店 职业女性拥有着华丽、光鲜的形象和外 表,她们给世人的印象始终都是坚强、乐 观而又知性的。我们在羡慕嫉妒恨的同时 不仅要问: 她们生活是否真的就那么如意?她们是 否没有普通女性所经历的诸如琐事缠身和 纠结?
谢茹—江西副省长
宋秀岩—青海省长
李斌—安徽省长
房俐—吉林副省长
张晓兰——甘肃副省长
胡苏平—山西副省长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和制约,相比较男性 而言,女性从政的道路更曲折、更艰难! 付出的代价也许更大!
中国政府“特别救 火队队长”——前 国务院副总理吴仪
主要内容一、职场压力应对:做自信从容的职业女性; 二、理顺家庭关系:做一个顾家又爱生活的女人 三、积极经营婚姻:保持婚姻的年轻与活力; 四、精心培育子女:与子女共同成长
一、职场压力应对:做自信从容的职 业女性问题一:现代女性,是外出与男人平分秋色 还是在家“相夫教子”?
VS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如今的职场, 男女的性别差异正日渐缩小,女性不再是“柔 弱”的代名词,她们被要求与男性一样,在激 烈的竞争中不断摔打磨砺,并变得越来越强硬。
例1:2008年奥运会,中国此次派出了包括407名运动员 (其中女运动员269名,男运动员138名)的代表团参 加了除棒球和马术外的其他所有26个大项的比赛,共 获得金牌51枚,其中女运动员获得27枚。 例2:2012年奥运会,中国此次派出了包括396名运动员 (其中女运动员225名,男运动员171名)的代表团参 加了除足球、手球和马术外的其他所有23个大项的比 赛,到目前共获得金牌36枚,其中女运动员获得19枚。
但是,这种现状也给职业女性带来更大的职 业压力。在竞争面前人人平等的职场,某些女 性特质已不再是挡箭牌,就像一部电影的名字 “莫斯科不相信眼泪”一样,如今的职场同样 也已不再能用眼泪说事。
调查数据:某咨询机构在过去1年里针对中国2250名职业女性做的联合调查日 前出炉,揭示了影响女性发展的“十宗罪”。 1、在调查中,77%以上的女性表示工作压力大,其中21%的压力来 自物质方面,发展压力则占了41%,环境压力占到38%。
2、调查显示,仅一成女性对自身发展表示满意,无目的 规划导致女性发展受挫。在对发展不满意的因素中, 职业经验/职业经
历/职业规划占64%,与上司的关系占 15%,自身的因素21%;近五成女性因不懂情绪管理受 挫,不能有效控制的原因是主要有与自身情商等相关; 职业发展能力与婚姻成反比,成为女性失婚失恋的元 凶,76%的女性反映曾失婚失恋,造成失婚失恋的原因 有:工作压力12%;心理因素38%;自身过高的要求, 或对方达不到要求50%.
案例:浙江电台25岁美女主播7月31日猝死 恐 因工作压力大郭梦秋的好友透露,郭梦秋生前 对自己身为电台主持人的这份工 作倍感珍惜,所以十分努力,因 此她怀疑工作压力大可能是郭梦 秋去世的主因。而记者随后翻看 郭梦秋的微博,发现从去年到今 年,郭梦秋的部分微博确实也在 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她生前的健康 状况,比如熬夜、失眠、劳累、 过敏。
职业女性压力从何而来 ? 职业女性是以经济上的独立结束了对男性和家庭 的依赖,是社会的进步。但同时,职业女性也 面临更大的压力,而于经济独立相对应的,就 是生存压力。 生存压力不仅指职业女性需要通过工作来获得维 持生存的物质资料方面的压力,也包括职业女 性在工作、生活中为实现自身的价值而面临的 压力。 女性职业周期:20-30岁 ;30-40岁 ;40-50岁 ; 50-55岁
由台湾导演张艾 嘉自编、自导、自演 的《20、30、40》, 是一部幽默诙谐又感 人肺腑的电影,以独 特、细腻的视角,描 绘出女性在不同年龄 阶段所面临的选择及 生活压力。它所关注 的是处于20、30、40 的女性对梦想、爱情、 婚姻、家庭不同的渴 望和追求。
面对这些压力,我们应该注意点儿什么呢? 首先,调整自己的心态; 其次,确认自己的职业身份,这会意味着人 具有完整的身份,职业身份使自我在工作 中得到发展和延伸; 再次,和家人建立平等、良好的沟通环境; 第四,关注自己的身体,更关注自己的心灵
二、理顺家庭关系:做一个顾家又爱 生活的女人问题二:“老公,今晚有聚会,不回家吃饭 了!”
解决好工作与生活平衡难题的一个关键是:一定要 清晰地明确自己的每一个“角色责任”!
个体社会角色平衡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