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障学生音乐与体育校本课程的建设与实践研究
开题报告
—— 重庆盲校音乐与体育校本课程建设课题组
一、课题的提出
1、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按照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要求,新的课程标准呼唤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课程内容。重庆市盲人学校音乐、体育校本课程的建设是对素质教育的具体落实,是新课程改革要求下盲教育不断发展的必然。为了切实推进特殊教育领域音乐、体育素质教育的实施,迫切需要制订有针对性的、适合视障学生特点的音乐、体育校本课程。
2、特殊教育发展现状的要求
自1993年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全日制盲校课程计划》以来,目前全国盲校还没有一套通行的音乐、体育标准教程。全国各盲人学校之间由于起点不同,发展阶段不一致,采用的音乐、体育教材也各不相同。为解决视障学生音乐、体育学习的需要,少数盲校在校本教材的编写方面作过一些尝试,但未能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
3、重庆盲校教育发展的要求
我校音乐、体育课程的安排,长期以来都是按照国家教委的部署,统一大纲、统一教材、统一要求,忽视了视障学生的个别差异和教育需求,对视障学生的个性、认知、兴趣和潜能的开发和训练较少,有针对性的培养、训炼更少。为了适应盲校音乐、体育教学的需要,重庆市盲人学校进行音乐与体育校本课程的建设,开发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有效地对视障学生进行补偿训练,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2003年以来,重庆市盲人学校在李龙梅校长的带领下,由我校全国音乐特级教师张治平老师和体育组老师主持,对音乐、体育校本课程进行了积极的理论探索和大量的教学实践,取得了喜人的成绩。2007年,我校美工校本教材顺利结题,并在全校成功推广应用,深受师生好评。这对我校音乐、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建设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课题界定
视障学生
是指因各种原因导致双眼视力受损、视野缩小或全盲的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学生。他们很难像健全人那样自由行走和参加社会活动,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受到极大限制,成为社会生
活中最为困难的群体之一。
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是以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为指导,以视障学生现实的环境和条件为背景,以视障学生现实的需要为出发点,以全体学生和教师为主体构建的课程。课程应该充分挖掘学生和学校的课程资源,应充分的与现实生活建立联系,应充分关注盲人学校的学生和教师的发展状况。
音乐校本课程
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建设遵循重庆盲校一贯坚持的“让所有盲孩子都享受高质量特色教育”的方针,充分吸纳我校全国特级教师张治平老师等人在视障学生音乐教育教学方面积累下来的心得体会和研究成果,并借鉴国际国内盲教育领域音乐教育教学上的先进经验,通过教学实践不断检验和完善,争取使之成为具有鲜明特色、在全国盲教育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校本音乐教程。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将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接触音乐、学习音乐的平台,能很好地发展视障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充分挖掘学生的音乐潜能,陶冶他们的情操。音乐校本课程体系的建立,对音乐教师能力素质的促进提高也具有重大意义。
体育校本课程
盲校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建设遵循“我运动,我健康;我运动,我快乐;我运动,我阳光”的理念,通过教学使盲生达到一定的走、跑、跳、投能力,纠正学生运动中的盲态;通过体育锻炼,重塑学生的信心和勇气,尝试将体育课、课间活动与专业体育训练相结合,充分开发盲生体育锻炼的潜能;以视障学生在全国大型运动会及各级比赛中的成功经验为带动,形成群体锻炼的良好氛围。同时,努力开发适合视障学生的体育锻炼项目,并注重体育与音乐的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参与锻炼的积极性。
三、课题研究目标
1、通过课题的研究,我们希望探索出一套完善的音乐、体育校本课程组织、实施策略,建构一套完善的视障学生音乐、体育校本课程体系,并编写出各年级音乐、体育校本教材,从而系统地、有针对性地开展盲校音乐、体育特色素质教育。
2、通过课题的研究,我们还将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善的音乐、体育校本课程评价体系,争取对音乐、体育校本课程的实施做出客观有效的评价,并努力完善音乐、体育教育方法、手段,完善教育、教学模式。
3、通过课题的研究,提高教师研究、开发、实施、评价校本课程的能力。
四、课程实施对象
重庆市盲人学校音乐、体育校本课程的实施对象为:义务教育阶段的视障学生。
五、课程研究的内容
1、编写出义务教育阶段视障学生感兴趣的,符合他们心理、生理特点的音乐、体育校本教材,及时、有效地落实学校对音乐、体育教育教学工作的要求,能传承盲校文化传统,形成学校特色,提高办学质量。
2、研究盲校音乐、体育校本课程建构策略。
3、开发音乐、体育校本课程,提高视障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全面发展视障学生的素质,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4、推动教师个体的专业化成长, …… 此处隐藏:3890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